题目:船舶耐波性与波浪载荷研究进展
时间:2022年6月30日周四下午15:00-16:30
地点:交通大楼516教室
报告人:焦甲龙(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党支部
2022年6月27日
报告摘要:
茫茫大海、万顷碧波,再大的舰船也如一叶扁舟,难敌汹涌波涛的颠簸摇晃。海面上70%以上时间都存在海浪,船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波浪的作用之中。波浪不仅能诱导船舶的六自由度摇荡运动,还会诱导船体振动与变形、结构损伤与失效。合理预报船舶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与载荷响应是船舶设计与安全性评估中的关键任务。本讲座将基于焦甲龙博士近十年来在该领域中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内容涉及船舶耐波性、波浪载荷、水弹性、砰击载荷、甲板上浪、液舱晃荡、结构强度等方面,方法包括势流理论、CFD、SPH、FEM等理论与数值方法以及水池模型试验、实船试验、大尺度模型试验等试验技术。
报告人简介:
焦甲龙,工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本硕博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葡萄牙里斯本大学IST/CENTEC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流固耦合动力学方面研究,研究内容服务于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40余篇,Scopus检索近60篇、引用近400次、H-index指数13。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预研领域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已授权10件)。荣获了广东省博士博士后100名创新人物、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计划人才等荣誉称号。现担任2种SCI期刊客座主编,担任《中国舰船研究》期刊编委,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五届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20余类行业知名SCI/EI期刊审稿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等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