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土木与交通学院分论坛(第12场)暨“砼人飞跃”经验分享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7-04-11

广大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邀请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籍此活动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本学期起,我院分论坛衍生出一个学院青年学子的交流平台——“砼人飞跃”经验分享会,受邀的报告人将为学院师生分享留学深造、学习工作过的大学或科研机构简介、科研心路历程、研究经验心得等内容。本次学术活动安排如下:

一、论坛时间:2017413日(周四)下午

二、论坛地点:交通大楼604会议室

三、论坛议程:

15:00-15:05学院领导致欢迎辞

   15:05-16:00由际昆博士做学术报告、留学及科研经验分享(15-20分钟)题目:海洋水动力学在海洋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16:05-17:10杨宇光博士做学术报告、分享留学及科研经验15-20分钟)题目:混凝土剪切理论发展及其在规范中的实现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土木与交通学院

                          2017411



附:

报告题目:海洋水动力学在海洋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本报告介绍海洋水动力学在平台设计中的一些应用,比如前期的浮体概念选择,平台总体性能评估以及锚泊和立管系统设计。作者将结合最近的项目经验,以半潜平台和FPSO为例子,对他们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分析。


报告人简介:


  由际昆分别于2006年、200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2012年在海洋工程领域著名的挪威科技大学攻读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博士学位(导师是该领域知名的专家Faltinsen教授),研究课题是数值水池在浮体波浪力和运动计算方面的应用。2012年至今,先后在全球知名的海工设计公司挪威AkersolutionSevan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负责大型浮体水动力性能评估,锚泊和立管系统设计以及新型浮体开发等工作。


报告题目:混凝土剪切理论发展及其在规范中的实现

报告摘要:

作为荷兰发达的水系和公路网络体系的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混凝土桥梁、涵洞等结构建造于二战后的1950年到1960年代。这些结构现在基本都接近或者超过了它们的设计寿命。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混凝土老化,开裂,钢筋锈蚀等现象,这加大了结构承载力的不确定性。这其中有很多是无剪切筋结构。对于这些结构的剪切强度,因为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它们的承载力计算目前都是以经验公式为主。相应的理论研究一直处在探索阶段。本报告主要介绍作者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关于混凝土抗剪理论的研究,以及欧洲混凝土剪切规范的沿革,以及从事的与现有混凝土桥梁结构安全评估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报告人简介:


杨宇光于200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7年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无剪切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剪切强度理论。博士期间建立了Critical Shear Displacement理论。该理论为第一个基于物理意义的混凝土剪切破坏模型。该理论受到多位国际混凝土结构领域专家,如Aurelio Mutton, Steve Forster等教授的认可,并因此荣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及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青年工程师成就奖。博士毕业后留校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至今。

迄今已主持多个荷兰交通部大型实验课题。系统地设计并实施了200多组大型混凝土梁的足尺剪切试验,提出了一整套精确的安全性能计算方法。作为计算方法的补充,将声发射技术和桥梁荷载试验结合,用于评估桥梁的实际结构性能从而实现的智能荷载试验。已在国际期刊、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并为多个国际期刊审稿。

   现为欧洲混凝土结构规范剪切破坏理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制欧洲结构混凝土规范(剪切相关)。同时为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技术活动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成员。现为荷兰交通部技术顾问,参与制定混凝土荷载测试规程及现有结构评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