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土木与交通学院分论坛(第五场)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6-01-04

     广大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邀请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籍此活动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近期学术活动安排如下:

一、论坛时间:2016515日(周二)上午

二、论坛地点:交通大楼604会议室

三、论坛议程:

9:00-9:05 学院领导致欢迎辞

     9:05-9:45 报告题目: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在极端风、浪条件下的风险评估

               报 告 人:魏凯博士

    9:45-10:25 报告题目:一种基于水翼的新型气泡发生器的实验和计算研究

               报 告 人:吕续舰博士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土木与交通学院    

                                               201614

附:

报告题目一: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在极端风、浪条件下的风险评估

报告摘要:

热带气旋产生的大风和巨浪,严重威胁海洋结构安全。对海上风电结构在极端海洋气象条件下的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对风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特别是导管桁架基础在极端海洋气象条件的承载力和失效概率进行了如下研究:一、提出了用于分析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在极端风浪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的“增量风浪分析方法”,兼顾了风、浪组合模式、荷载方向、结构朝向以及动力效应等因素;二、确立了基于性能的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抗风、浪分析流程;三、以美国东北岸某风电场为例,对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在不同性能指标下的可靠度和易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思路对海洋平台、跨海大桥等的防灾减灾研究也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报告人简介:

魏凯,2007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3年获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东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此前曾在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海上风电基础抗风、浪分析,考虑流固耦合的桥梁深水基础抗震,海洋极端灾害模型等。参与中、美科研项目7项,在国内、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 29篇,专利授权5项。曾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加拿大魁北克政府优秀学生奖、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

报告题目二:一种基于水翼的新型气泡发生器的实验和计算研究

报告摘要:

为了研究气泡减阻的机理, 在Fn=2.235的水流条件下,用高速相机分析了气泡发生的实验过程,同时应用光学探针对两相流进行了量化分析。随后,采用Open Foam进行了气泡发生的数值仿真,得到的结果和实验现象吻合良好,都说明了在当前水流和水翼攻角条件下,存在两种不同的气泡发生机制。

报告人简介:

吕续舰,2008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随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至今。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边界元方法在船舶水动力设计和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船舶水动力实验和计算,流体力学可视化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