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邀请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籍此活动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近期学术活动安排如下:
一、论坛时间:2015年12月30日(周三)上午
二、论坛地点:交通大楼604会议室
三、论坛议程:
8:30-8:40 学院领导致欢迎辞
8:50-9:00 报告题目:利用颗粒扫描显微镜测量矿物骨料和沥青粘合剂间的附着力
报告人:谈颋博士
9:00-9:10 报告题目: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结构中的应用
报告人:吴超博士(分组报告:分组报告:9:30-10:30,307会议室)
9:40-9:50 报告题目:核电结构的完整性评估
报告人:钱桂安博士(分组报告:10:35-11:15,307会议室)
11:40-11:50 报告题目:基于物理降尺度的北加州极端洪水估计
报告人:陈坰烽博士(分组报告:8:45-9:25,307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土木与交通学院
2015年12月28日
附:
报告题目一:利用颗粒扫描显微镜测量矿物骨料和沥青粘合剂间的附着力
报告摘要:矿物骨料和沥青间的附着力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非常重要。基于扫描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我们研制各种球体颗粒扫描探头来替代主要的矿物骨料,包括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球颗粒。颗粒扫描显微镜被用来测量这些探头和各种沥青粘合剂之间的附着力,包括各种性能分级的沥青和聚合物改性的沥青。实验结果表明颗粒扫描显微镜可以有效的区分各种沥青粘合剂,也为沥青研制和运用提供了定量的参考。

报告人简介:
谈颋博士现任佛蒙特大学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201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并分别于2006和2003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和本科学位。曾于2011至2012年担任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副研究员。谈博士的研究重要集中在工程材料,多尺度实验力学方法和艺术结构保护。已发表20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获得1个美国发明专利。
报告题目二: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结构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采用高性能新型材料建造绿色节能结构并对基础设施进行可持续性维护,一直是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在这个热点领域内,作者主要从事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或者FRP)及其结构应用的相关研究。在本次报告中,吴超博士将在其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具体介绍FRP在结构中的应用。具体包括采用超高模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钢结构进行疲劳加固;纤维增强型材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特有力学行为;以及PFRP墙/楼板—钢框架轻型混和结构的连接方法等。

报告人简介:
吴超博士,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获得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2013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蒙纳什(Monash)大学。目前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纤维混凝土国际知名学者Victor Li教授。吴超博士目前承担一项澳大利亚博士后基金,一项瑞士政府研究基金,并参与多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研究项目。在领域内重要国际期刊发表SCI期刊论文18篇,国际会议论文18篇。曾获ACUN6会议的优秀论文奖、SCI刊物Thin-Walled Structures的年度最佳25篇论文奖等学术荣誉。
报告题目三:核电结构的完整性评估
报告摘要:作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清洁能源,核能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然而对核泄漏的恐惧以及核电安全等问题的担忧也在阻碍着核电的发展。本报告将介绍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及寿命评估方法。核电反应堆承受中子辐照,材料随着服役期限的增加不断变脆。因而在极端载荷下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分别使用确定性和概率评估方法对核电压力容器在辐照损伤下的寿命进行评估。模拟压力容器的三维热力分布、计算不同裂纹的应力强度以及裂纹尖端的断裂韧性。考虑材料力学参数的分散性以及不同的裂纹尺寸和类型,对压力容器延寿风险做出评估。进一步分析裂纹尖端的约束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局部断裂理论模拟材料的断裂韧性,计算热预应力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报告人简介:
钱桂安博士,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从2009年8月起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aul Scherrer Institute)任博士后和研究人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核电材料和结构的断裂力学分析,在核电结构的概率失效分析和核电材料疲劳断裂分析方面做出了较为系统、创新的工作。累计已发表和接收SCI论文2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9篇),EI论文40余篇,共发表英文论文约50篇,共计引用(google scholar)260余次, h-index10。参与了瑞士核电站的延寿工作和欧盟核电安全委员会的项目,在工程应用领域中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荣获瑞士国家研究院最佳雇员称号。其中,在核电寿命评估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上属于最早采用概率方法评估核电寿命的工作之一。建立了对瑞士某核电站寿命评估的确定性和概率分析方法;使用多尺度建模方法,揭示了不同裂纹尖端的约束对核压力容器安全寿命的影响;基于欧洲新制定的缺陷评定系统FITNET FFS,系统建立了适用于核管道的腐蚀和断裂失效模型;提出了一种标定局部断裂Beremin模型的新方法;设计了腐蚀环境疲劳实验装置,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合金材料在不同的介质环境(空气,水和3.5% NaCl 溶液)下的疲劳行为,提出理论模型对疲劳裂纹萌生和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报告题目四:基于物理降尺度的北加州极端洪水估计
报告摘要:未来变化环境影响下的极端洪水估计是水文工程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设计通过物理降尺度方法将 GCM(ECHAM5和CCSM3)模型的十三个projections的输出数据,转化为9km网格的小时水文气象数据。并结合基于物理的流域融雪径流模型,将其用于北加州山区流域的模拟,得到流域的百年洪水估计过程,并进行相应的物理分析与讨论。

报告人简介:陈坰烽,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12年7月开始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曾先后参加了多项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研发,并参与国家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主要研究兴趣在水文模型,计算算法等方面。在滤波与智能算法,流域数字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