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
报告时间:2014年12月24日(周三)下午3:00
报告地点:五山校区交通大楼学术报告厅
报 告 人:谢礼立 院士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土木与交通学院
2014年12月19日
报告人简介:
谢礼立院士,现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会长;先后被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广州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大、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聘为特聘教授,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以及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大等十余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6-201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他曾于1987年至1996年连续9年被联合国两任秘书长 德奎里亚尔 和 加利 聘为联合国国际特设专家组专家和联合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此外,他还先后被选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副主席,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他曾在1987-2001年被国际地震学组织选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 (IASPEI) 》执行主席,这是该国际学术组织成立100年以来,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从事工程领域研究的科学家被当选为该组织执行主席。
谢礼立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地震工程与安全工程,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规范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以及著作多部。在国际上他第一个提出“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统一抗震设计谱”,“广义概念设计”,“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土木工程灾害”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由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国家推荐标准:《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已于2004年正式批准颁布执行。2008年在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谢礼立当选为国际世界地震工程协会的终身名誉理事,这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和终身荣誉,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被该国际学术组织选为名誉理事的唯一中国学者。
学术报告简介:
随着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各种灾害也就伴随而生,给人类造成极大的损失和伤害。本讲座旨在阐明防灾减灾的一般原则时,着重指出:在所有灾害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类灾害是土木工程灾害。报告着重讨论土木工程灾害的实质,成因,成灾机理,减轻和防御土木工程灾害的措施。讲座着重指出有相当多的一类危害巨大的,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天灾的自然灾害其实质都是土木工程灾害,对于这一类所谓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灾害,部分气象和地质灾害等,必须也只能依靠土木工程方法,人类才能真正的减轻和防止灾害;并论述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是当前推动灾害与灾害防御学科以及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