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3项作品在第九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 2025-07-21

 2025年7月13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全国高校综合智能交通专业联盟主办的“锐明寰旗杯”第九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在福建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福启智行,工创未来”为主题,共收到全国101所高校的812件参赛作品,经初赛评审,最终来自71所高校的197件作品入围决赛。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共有3支队伍进入决赛,最终斩获企业赛道全国金奖1项、本科生赛道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

参赛队伍合影

 作品《福建理工大学周边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案设计》荣获企业赛道全国金奖。本届大赛首次设立企业赛道,其中设立的SimPLe杯城市交通信号协调仿真挑战赛以6.71公里真实路网交通信号方案设计为题,采用“仿真效果+现场答辩”双维度考核机制。我校“五山国际队”基于团队自主构建的“协调路径+协调路径链+协调路径集”概念体系,利用绿波轨迹特征原理与不等双周期控制模型,通过精细化的过渡方案设计实现了多时段区域绿波协调控制,团队提交的设计方案在优化效果排行榜上一直稳居第一,最终凭借出色的技术方案和精彩的现场答辩荣获企业赛道金奖。

答辩现场

 《“空域智眸”——无人机智能识别与管制系统》项目荣获本科赛道全国一等奖。该项目聚焦于当前无人机非法使用频发、监管手段滞后的现实问题,面向民用场景构建了一套高效、智能、低成本的无人机识别与反制系统。项目创新性地融合YOLOv8深度学习算法与多模态传感器,实现了对低空、小型无人机的精准识别与实时跟踪,并构建了多尺度轨迹预测模型与维度威胁评估体系,从动能、飞行合规性、人群密度等多个因素动态判定无人机风险等级。系统可根据风险等级匹配最优反制措施,包括电子干扰、物理拦截等,确保对非法或危险无人机的快速、精准处置。“空域智眸”项目在硬件设计上基于树莓派平台,具备便携性与部署灵活性,已完成原型系统的集成与闭环测试,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推广价值。该项目以其在无人机智能识别与公共空域安全管控方面的前沿探索,为我国低空空域安全治理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技术参考,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实用性与社会效益。

答辩现场

 《基于智能机器人协同的隧道巡检监测与应急响应平台》项目荣获本科赛道二等奖。该项目致力于攻克智能化隧道安全在应对复杂流动及保障行车安全等方面的难题,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全域感知监测、巡检机器人与智能应急疏散系统的协同优化模型,并设计高效的近似动态规划算法,实现了对智能隧道安全的实时调度优化。"智能隧道安全管理平台"已实现火灾秒级响应与亚米级精准定位,为公众安全运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项目融合了先进的SE注意力机制与P2小网络改进、多机器人协同算法设计与数学建模技术,为智能隧道安全的高效运营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全新思路,助力智能隧道安全推广应用。目前,项目已经与三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通过产研合作,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互补,合作推进项目的标准化设计与产业化进程,加速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的转化。随着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隧道安全管理的智能化需求不断增长,本技术方案具有前瞻性与可扩展性,为构建智能交通体系提供支持。

答辩现场


 第九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我校获奖队伍

获奖等级

作品名称

队员

指导老师

企业赛道金奖

福建理工大学周边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郑学远、林晓鹏、杜擎天、蒋天祺、陈志学

卢凯

本科赛道一等奖

“空域智眸”——无人机智能识别与管制系统

但崇健、梁冠南、齐禹项、舒俊彦、高秋阳

裴明阳

本科赛道二等奖

基于智能机器人协同的隧道巡检监测与应急响应平台

赵梓谦、汤其跃、张继伟、李宇航、徐嘉炜

裴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