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终端仿真技术大赛决赛”在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圆满举办。经过激烈的比拼,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
获奖现场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终端仿真技术大赛决赛”由中国仿真学会主办。本届大赛以“智慧仿真,引领未来”为主题,分为专业赛道和开放赛道两大赛道,其中专业赛道设置连接单元开发、CAD模型几何简化、液冷微通道散热仿真及优化设计三个赛题,每个赛道都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此次大赛吸引了众多国内顶尖高校的70多支队伍报名,展现了极高的热情和专业水准。经过激烈角逐后,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优胜奖6项。
获奖证书
代表队由土木与交通学院2024级工程博士张天放,工程力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吴家威,土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肖晴组成,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智能数值仿真中心主任李志山老师指导。我院代表队在专业赛道参赛,选择的主题是“连接单元开发”,在决赛中表现出色,最终斩获二等奖。
作品介绍:
获奖作品《Conector单元开发》的目的是实现能够描述平移和旋转连接关系的连接单元,在两点轴向平动上实现弹性伸缩和运动截止,在旋转上实现相对自由度锁死,并通过提供的算例测试。参赛队伍运用纯拉格朗日乘子方法、显式动力积分方法等理论,先使用Mathematica数学类编程软件进行算法开发、验证,再使用C++编程语言实现连接单元,最后将运行结果与商业软件Abaqus的结果进行比对。该方案灵活性、整体性强,且准确性高,能较好地拟合单元平移连接、旋转连接的结果。
赛题背景
仿真结果
专家点评:
华南理工大学“放学参赛队”利用计算力学相关知识作数值模拟,成功完成了连接单元的理论推导与算法开发,多项算例计算顺利通过,结果精度较高,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计算力学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可以求解的形式,并揭示出自然界的规律与结构。计算力学涉及大量的偏微分方程、数值算法与优化技巧,它有无穷的变换与创新的空间,在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未知问题的不断探索。
仿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重现复杂的真实现象,它构建精确的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它不仅仅是计算工具,更是一种探索未知、验证理论、激发创意的强大手段。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
——点评专家/华为终端结构仿真专家杨聪博士
(图/肖晴 文/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