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 |
| |
| |
▎研究方向
(1)海洋浮式结构水动力性能研究 (2)海洋结构物运动控制研究 (3)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研发 (4)波浪能开发利用 |
▎学术兼职
Applied Ocean Research、Ocean Engineering等期刊审稿人 |
▎招生专业
博士生:无 硕士生: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型硕士(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专业硕士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Prof. Lian Shen & Prof. Robert A Dalrymple 2010年9月~2016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士,导师:欧进萍院士 2008年9月~201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硕士,导师:欧进萍院士 2003年9月~2008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双学位,双学士 工作经历2023年9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2019年1月2023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讲师、系副主任 2016年12月~2019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师资博士后,合作教授:叶家玮教授 |
▎教学与科研情况
教学 本科生教学: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海洋航行器运动智能控制》课程 2. 指导本科生完成SRP项目《基于被动振荡水翼的无人船的推进-发电装置研究》和《海洋环境下波浪推进无人船自主航行系统研究》 研究生教学:讲授《海洋航行器运动智能控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学》课程,年均招收硕士生2-3名。 科研 科研兴趣:海洋工程结构水动力分析、运动控制、智能装备研发 科研项目: 1. 浮式平台调谐减振-发电垂荡板及其半主动控制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1-2021/12,30.9 万,国家级,主持 。 2.深海平台调谐减振-发电垂荡板的锁定控制系统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2017/12-2019/12,5 万,省部级 ,主持。 3. 超长续航海洋观测型无人船的波能回收及其锁定控制系统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1/1-2023/12,10 万,省部级 ,主持。 4. 基于铰接振荡水翼的海上无人艇推进-发电系统研究,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5 万,2021/4-2023/12,省部级 ,主持。 5. 新型铰接双体无人船波能回收及其控制系统研究,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8 万,2018/01-2019/12,厅局级 ,主持。 6. 深海平台调谐减振-发电垂荡板的液压锁定控制系统研究,海岸与近海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5-2019/04,3 万,厅局级,主持。 7. 深海半潜式平台调谐减振-发电垂荡板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2017/1-2018/12,5 万,校级,主持。 8. 基于铰接连接桥的双体无人船减摇-波能回收系统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2019/4-2020/12,10 万,校级,主持。 9. 浮式码头动力性能研究,横向课题,68 万,2020.10-2021.10,主持。 10. 模块化多功能浮体结构系统水动力测试试验,横向课题,10 万,2022.7-2024.7,主持。 11.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工程量清单生成方法及装置,横向课题,5 万,2022.8-2024.7,主持。 12. 近海海域微型生物颗粒及水环境参数复合监测技术体系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8-2021/12, 20/1185 万,参与 13. 基于我国资源特性的海洋能高效利用创新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9/04-2023/3,5/1816 万,参与 14. 主动水声传感器节点及探测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9-2020/12,25/1900 万,参与 15. 海洋油气平台清污智能水下机器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5/6-2018/5,40/500 万,参与 16. 动力与控制因素耦合作用下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大尺度空间运动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1-2023/12,12/71万参与 代表性成果 [1]Kun Liu, Lei Peng, Shanran Tang. Underwater Object Detection Using TC-YOLO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s. Sensors2023, 23(5), 2567. [2]Shanran Tang, Naiyao Xue, Kun Liu*. Motion control for an open-frame work-class ROV in current using an adaptive super-twisting disturbance observer. Ocean Engineering 2023.114723. [3]Liu Kun, Liang, Haizhi, Ou, Jingpin, Ye, Jiawei, Wang, Dongjiao.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Tuned Heave Plate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for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1(10):424. [4] Wei Li, Sheng-xiao Zhao, Kun Liu*, Hong-chao Lu, Tian-hui Fan. Dynamic Response Calculation Algorithm for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Based on a State-Space Method of Transfer Function.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5]Ren Nianxin, Wu Hongbo, Liu Kun*, Zhou Daocheng, Ou Jinping.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a Modular Floating Structure with Tension-Leg Platforms and Wave Energy Converter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9(4):424. [6]Liu Kun, Wang Dongjiao , Qiu Shouqiang* , et al. A feedback latching controller for two-body wave energy converters under irregular wave conditions [J].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8, 61(8):1114-1126. [7]Liang Hai-Zhi, Liu Kun*, Li Lu-Yu , et al. 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Tuned Heave Plate System for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J].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18.32:422-430. [8]Wang Dongjiao , Liu Kun*, Huo Ping , et al. Motions of an unmanned catamaran ship with fixed tandem hydrofoils in regular head waves[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24:705-719. [9]Liu Kun*, Liang Haizhi, and Ou Jinpi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Tuned Heave Plate Energy-Harvesting System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Energies, 2016. 9(2): 82-98. [10] Liu Kun, Ou Jinping*, A novel tuned heave plate system for heave motion suppression and energy harvesting on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s,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6.59(6): 897-912 [11] 王冬姣, 王英毅, 邱守强,刘鲲*. 含惯性摆发电装置之浮标的水动力分析[J]. 船舶力学, 2019, 23(04):46-55. [12] 黄熠,杜洋,韩玉龙,刘鲲*.双船靠泊状态下的浮式码头运动响应研究[J].中国造船.2022,63(5):92-100. [13] 王冬姣,陈昌润,刘鲲*,邱守强.多自由度波浪能装置参数激励运动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2,(12):2496-2506. [14] 林树锋,王冬姣, 叶家玮,刘鲲*. 基于蚁群算法的水下机器人机械臂工作路径优化[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9, 23(04):46-55. [15] 张俊明,邓文彪,王伟涛,樊天慧,刘鲲*. 一种远海油气作业后勤保障的浮式码头概念设计[J].造船技术. 2022,50(2):1-6. [16] 陈浩东,钟斌,韩玉龙,樊天慧,刘鲲*. 后勤保障浮式码头耐波性能试验[J].造船技术.2022,50(3):7-11. [17] Qiu Shouqiang, Liu Kun,Wang, Dongjiao,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ocean wave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9(113), 109271. (JCR 一区) [18] 薛乃耀,刘鲲,王冬姣,等.考虑模型误差的ROV抗饱和控制设计[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21,29(3):272-277. [19] 李军, 王阳刚, 胡方,刘鲲. 超大型结构物干拖运输特性数值模拟[J]. 舰船科学技术, 2021, 43(8):6. [20] 薛乃耀, 王冬姣, 叶家玮,刘鲲. 基于喷水推进的水下清污机器人设计与轨迹跟踪[C]// 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2019,中国,重庆. [21] 薛乃耀, 王冬姣, 叶家玮,刘鲲.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操纵性水动力系数计算[J]. 广东造船, 2020, 39(1):4. [22] 王冬姣,刘鲲,邱守强. 多自由度轴对称型波能转换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J]. 中国造船, 2021, 21(6):4. 获奖、荣誉称号 [1] 2020 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13] (《海洋工程水动力环境的监测、数值模拟和极值统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2] 2019年“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获优胜奖[2/5] (《基于波浪推进超长续航的无人艇监控通信中继系统》) |
▎其他
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结构水动力分析、运动响应控制、海洋新能源结构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基金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11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3 项, 并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承担了 3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近五年发表 SCI/EI 论文 20 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