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天慧
发布时间: 2024-07-15

 ▎基本信息

  • 职称:教授、博导

  • 职务: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

  • 人才称号:兴华人才精英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

                     中国科协首届中国科技青年全国二等奖、

                     广州市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科技人才


  • 电子邮箱:fanth@scut.edu.cn

  • 办公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交通大楼

 ▎研究方向

  1. 海洋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研究;

  2. 锚泊系统静动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3. 深海浮式结构物、海上浮式风电系统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4. 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及其配套锚泊系统的全耦合性能分析与装备研发;

  5. 海上风电新材料以及新型式研发;

  6. 海上风电智慧运维与海洋智能装备。


 ▎学术兼职

  1. 广东省青联委员;

  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

  3. 广州市青科协理事长;

  4.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船舶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专委会副主任;

  5. 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制造与工程科学专委会副主任;

  6.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委会委员;

  7.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委会委员;

  8. 期刊The InnovationIF=32.1)姊妹刊The Innovation Energy联合创刊人;

  9. 领域内权威SCI 期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编委;

  10. 领域内SCI 期刊(Q1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客座主编(Lead Guest Editor);

  11. SCI 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客座编辑(Guest Editor);

  12. 《中国海洋平台》编委会副主任。


招生专业

     博士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土木水利

     硕士生: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土木与交通学院)

 ▎教育经历

  • 2012.01-2013.10  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 联合培养博士生, 导师: Prof. Michael M. Bernitsas

  • 2009.09-2016.06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博士, 导师: 欧进萍 院士;

  • 2005.09-2009.06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学士, 导师: 欧进萍 院士。



 ▎工作经历

  • 2016.12-2018.08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讲师

  • 2017.09-2022.12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副主任

  • 2018.09-2023.08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副研究员、副教授

  • 2023.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教授(破格)、主任

 ▎教学与科研情况

教学情况

本科生教学:
  1. 讲授《海洋浮式平台》、《浮式平台课程设计》、《海洋可再生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进展系列讲座》、《海洋工程与国家海洋战略》、《海洋工程前沿技术》课程。

  2. 主持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

  3. 主持本科生SRP 计划项目“广东省沿海浮式风机支撑平台与锚泊系统选型研究”以及“中国南海近海深水区半潜式风机系统基本设计与研发”等多项。

  4. 曾担任2017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班主任,并获评“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研究生教学:                            
  1. 讲授硕士生课程《海洋可再生能源》、博士生课程《海洋能资源》,年均招收硕士生2-3名。

  2. 指导研究生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中以创新的“基于PTO 减摇的双机头海上风电装备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科研情况

1. 代表性科研项目30项:

  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基于波浪能PTO减摇控制的新概念漂浮式风机关键技术研究(2022B1515020071),100万元,2022.01.01-2025.12.31,项目负责人,在研;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海上浮式风机的新型主动式实时混合模型试验方法研究(52071145),58万元,2021.01.01-2024.12.31,项目负责人,在研。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深水浮式平台锚泊静动力等效截断的模型试验方法研究(51709118),26万元,2018.01.01-2020.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4. XX成果转化项目: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XX200万元,2023.01.01-2024.12.31,项目负责人,在研。

  5.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项目:纤维复材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漂浮风电基础关键技术研发(GDNRC[2024]31),1000万元,2024.03.01-2026.02.28,项目负责人,在研。

  6.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全耦合动态分析及其装置研发(GDME-2018B003),1.7亿元,2018.05.31-2022.05.31,子课题负责人,结题。

  7.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深远海高性能海上风电运维船与核心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GDNRC[2021]39),3500万元,2021.04.01-2023.04.31,课题负责人,结题。

  8.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大型海洋构筑物损伤检测与修复智能作业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2020B1111010001),2200万元,2020.07.16-2023.07.16,课题负责人,结题。

  9.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海上风电运维六自由度登乘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2021B0707040002),850万元,2021.08.01-2024.08.31,课题负责人,在研。

  1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南海近海浅水区域浮式风机锚泊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2021A0505030006),50万元,2021.01.01-2022.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11.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基于运动分析预报的海上风电运维船主动波浪补偿栈桥关键技术研究(2022A0505050027),24万元,2022.01.01-2023.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12. 广州市科技菁英“领航”项目:海上漂浮式风电关键技术研究(2024A04J6297),30万元,2024.04.01-2027.03.31,项目负责人,在研。

  13. 广州市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计划项目:海上漂浮式风机的全耦合动态响应研究,10万元,2019.01.01-2020.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1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潜型浮式风机-塔筒-基础-系泊系统一体化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2022A1515240002),5万元,2022.10.01-2025.09.30,项目负责人,在研。

  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锚泊静动力等效截断的深水浮式平台模型试验方法(2017M612669),5万元,项目负责人,结题。

  16.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南海浮式风电基础的水动力性能和服役安全研究(201804010482),20万元,2018.04.01-2020.03.31,项目负责人,结题。

  17.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捡室开放基金:深水浮式平台锚泊等效截断的模型试验方法与试验验证(1708),8万元,项目负责人,结题。

  18.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南海海上浮式风机运动性能研究(LP1805),5万元,项目负责人,结题。

  19. 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深水浮式平台锚泊等效截断的混合模型试验方法,5万元,2017.1.1-2018.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20. 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海上浮式风机新型实时混合模型试验方法研究,10万元,2020.1.1-2021.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21. 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基于主动减摇控制的新概念漂浮式风电系统装备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20 万元,2023.1.1-2024.12.31,项目负责人,在研。

  22. 企业委托项目:模块化海上漂浮式光伏研发关键技术研究,100万元,2023.12-2024.06,项目负责人,在研。

  23. 企业委托项目:漂浮式风机基础概念设计服务,75万元,2021.08.11-2022.02.28,项目负责人,结题。

  24. 企业委托项目:海上风电运维交通装备应用技术研究,88万元,2022.05.08-2023.06.30,项目负责人,在研。

  25. 企业委托项目: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的示范适用性论证,48万元,2021.09.30-2021.12.31,项目负责人,结题。

  26. 企业委托项目:广东阳江浮式基础试验样机工程浮式基础拖航水池模型试验研究,30万元,2021.01.11-2021.06.30,项目负责人,结题。

  27. 企业委托项目: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28万元,2022.01.10-2023.08.31,项目负责人,在研。

  28. 企业委托项目: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水池模型实验,15.6万元,2022.05.20-2022.08.31,项目负责人,结题。

  29. 企业委托项目:深海可燃冰开采平台模型风洞实验,20万元,2021.03.05-2021.06.30,项目负责人,结题。

  30. 企业委托项目:大型海上变电站结构振动响应及监测点优化布置研究,10.2万元,2021.06.30-2022.03.31,项目负责人,结题。

近年代表性论文25篇:

  1. Fan T, Zeng J*, Su T, Wang K, Zhuge Y. Offshore floating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revolution enabled by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materials[J].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2024. (SCI)

  2. Fan T, Fang J, Yan X*, Ma Y. Numerical Study of an Innovative Concept for a Multibody Anti-Pitching Semi-Submersible Floating Wind Turbine[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 12(4), 553. (SCI)

  3. Ma Y, Chen C, Yin G, Ong M, Lu H, Fan T*. Design Methodology of Wind Turbine Rotor Models Based on Aerodynamic Thrust and Torque Equivalence[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 12(1), 1. (SCI)

  4. Yan X, Chen C, Yin G, Ong M, Ma Y, Fan T*.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nonlinear effects of catenary mooring systems for a 10-MW FOWT in shallow water[J]. Ocean Engineering, 2023, 276: 114207. (SCI)

  5. Zhou J, Zeng J*, Liang Q, Dai H, Fan T*.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PET FRP-confined concrete encased CFST column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3, 202: 107732. (SCI)

  6. Yang Y, Chen C*, Zhao W, Fan T*. An innov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yield strength of floater hull for semi-submersible floating wind turbine in whole life period[J]. Ocean Engineering, 2023, 270: 113679. (SCI)

  7. Ma Y, Chen C, Fan T*, Lu H, Fang J. An innovative aerodynamic design methodology of wind turbine blade models for wind tunnel real-time hybrid test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57: 111724. (SCI)

  8. Chen C, Ma Y, Fan T*. Review of model experimental methods focusing on aerodynamic simulation of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2, 157: 112036. (SCI)

  9. Lu H, Fan T*, Chen C, Ma Y. Rapid decoupling Laplace-domain algorithm for dynamic response estimation of offshore structures with asymmetric system matrices[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46: 110534. (SCI)

  10. Ma Y, Chen C, Fan T*, Lu H.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a Spar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With an Innovative Type of Mooring System. Front[J]. Energy Res, 2022, 10: 853448. (SCI)

  11. Ma Y, Chen C, Fan T*, Yan X, Lu H. Research on motion inhibition method using an innovative type of mooring system for spar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J]. Ocean Engineering, 2021, 223: 108644. (SCI)

  12. Lu H, Fan T*, Chen C, Ma Y. Rapid decoupling Laplace-domain algorithm for dynamic response estimation of offshore structures with asymmetric system matrices[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46: 110534. (SCI)

  13. Cheng Y, Tang L, Fan T*. Dynamic analysis of deepwater steel lazy wave riser with internal flow and seabed interaction using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J]. Ocean Engineering, 2020, 209: 107498. (SCI)

  14. Cheng Y, Tang L, Ji C, Fan T*, Huang X. Nonlinear time-domain dynamic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deepwater steep wave riser subjected to top motions with internal flow effects[J].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2020: 1-23. (SCI)

  15. Zhao S, Chen C, Fan T*. Fatigue assessment of crack growth based on failure assessment diagrams for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J]. Brodogradnja, 2019, 70(1): 11-24. (SCI)

  16. Fan T*, Ren N, Cheng Y, Chen C, Ou J.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truncated mooring system based on static and damping equivalence[J]. Ocean Engineering, 2018, 147: 458-475. (SCI)

  17. Ren N, Ma Z, Fan T*, Zhai G, Ou J.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hydrodynamic responses of a new combined monopile wind turbine and a heave-type wave energy converter under typic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J]. Ocean Engineering, 2018, 159:1-8. (SCI)

  18. Yan X, Chen C, Fan T*. Effects of different wave spectra on dynamic positioning accuracy[J]. Brodogradnja, 2018, 69(2):83-92. (SCI)

  19. Zuo W, Liu M, Fan T*. Dynamic analysis of wave slamming on plate with elastic support[J].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8, 30(6): 1153-1164. (SCI)

  20. Zuo W, Liu M, Fan T*.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the wave-slamming pressure values of the horizontal deck with elastic support [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8, 17(3): 507-515. (SCI)

  21. Fan T*, Qiao D, Yan J, Chen C, Ou J. An improved quasi-static model for mooring-induced damping estimation using in the truncation design of mooring system[J]. Ocean Engineering, 2017, 136:322-329. (SCI)

  22. Fan T*, Qiao D, Yan J, Chen C, Ou J.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with truncated mooring system based on static and damping equivalence[J]. Ships & Offshore Structures, 2017: 12(8): 1145-1153. (SCI)

  23. Cheng Y, Ji C, Zhai G, Fan T*. Investigation of hydroelastic behavior of a pontoon-type VLFS during unsteady external loads in wave condition using a hybrid finite element-boundary element (FE-ME) method[J]. Brodogradnja, 2017, 68(4):23-41. (SCI)

  24. Fan T*, Qiao D, Ou J. Innovative approach to design truncated mooring system based on static and damping equivalent[J]. Ships & Offshore Structures, 2014, 9(6):557-568. (SCI)

  25. Fan T*, Qiao D, Ou J. Dynamic effects of equivalent truncated mooring systems for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J]. Brodogradnja, 2014, 65(4):35-51. (SCI)

专利情况:

  1. 一种适用于海洋浮式结构的动力响应求解方法. 樊天慧, 卢洪超, 陈超核, 严心宽, 马远, 杜昱宏, 周诗博, 曾祥斌, 林楚森. 国家发明专利, ZL202110780004.6, 已授权.

  2. 一种海上浮式风机的主动式实时混合模型试验方法. 樊天慧, 卢洪超, 陈超核, 马远, 严心宽, 杜昱宏, 周诗博, 曾祥斌, 杨跃富. 国家发明专利, ZL202110870111.8, 已授权.

  3. 一种适用于浮式风机主动式实时混合模型试验的试验设备. 樊天慧, 马远, 卢洪超, 陈超核, 严心宽, 周诗博, 杜昱宏, 曾祥斌, 杨跃富. 国家发明专利, ZL202110872181.7, 已授权.

  4. 一种紧凑式气液旋流多级分离器. 杨乐乐, 艾山, 王晶, 樊天慧, 陈超核, 王凯, 罗炼. 国家发明专利, ZL202111150474.0, 已授权.

  5. 一种水下机器人作业环境与状态的评估方法. 丁北辰, 樊天慧, 黄庆庆, 冯国栋, 陈超核. 国家发明专利, ZL202211368413.6, 已授权.

  6. 一种深海水合物降压开采时储层稳定性安全安全评估方法. 杨乐乐, 王晶, 樊天慧, 陈超核, 罗炼, 陈瑶瑶. 国家发明专利, ZL202210086883.7, 已授权.

  7. 一种物理模型试验适用的实验室尺度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方法. 樊天慧, 马远, 陈超核, 卢洪超, 严心宽, 周诗博, 杜昱宏, 曾祥斌, 杨跃富. 国家发明专利, 202110870897.3, 已受理.   

  8. 一种变截面三立柱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 樊天慧, 卢洪超, 杜昱宏, 马远, 陈超核, 严心宽, 周诗博, 曾祥斌, 杨跃富. 国家发明专利, 202110870108.6, 已受理.

  9. 考虑水平二阶定常波浪力的锚泊系统设计方法. 樊天慧, 陈超核, 马远, 卢洪超, 严心宽, 周诗博, 杜昱宏, 曾祥斌, 杨跃富. 国家发明专利, 202110870896.9, 已受理.

  10. 考虑俯仰二阶定常波浪力矩的锚泊系统设计方法. 樊天慧, 马远, 陈超核, 卢洪超, 严心宽, 周诗博, 杜昱宏, 曾祥斌, 杨跃富. 国家发明专利, 202110870098.6, 已受理.

  11. 一种海洋结构动力响应的分析方法. 樊天慧, 卢洪超, 陈超核, 绳结竑, 徐宏, 张健. 国家发明专利, 202210766151.2, 已受理.

  12. 一种基于PTO 减摇的双机头浮式风电装备. 樊天慧, 薛洋洋, 刘运志, 方剑虎, 杜昱宏, 陈超核, 刘俊峰, 许新鑫, 严心宽, 韩煜, 周天晨. 国家发明专利, 202310223335.9, 已受理.

  13. 海砂混凝土-FRP 材质的海上浮式风电基础. 樊天慧, 薛洋洋, 曾俊杰, 刘运志, 杜昱宏, 马远, 方剑虎, 熊仁树, 滕华灯, 王凯. 国家发明专利, 202310271614.2, 已受理.

  14. 一种非经典阻尼振动系统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卢洪超, 樊天慧, 陈超核, 刘运志, 张磊, 刘俊峰, 许新鑫, 倪道俊, 滕华灯, 薛洋洋,林成迪. 国家发明专利, 202210766496.8, 已受理.

  15. 一种海洋浮式平台飞轮储能与减摇一体化装置. 唐善然, 樊天慧, 杨益钦, 刘鲲, 朱良生, 李晓晨. 国家发明专利, 202211694055.8, 已受理.

  16. 一种海上升压站结构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 卢洪超, 陈超核, 樊天慧, 严心宽, 马远. 国家发明专利, 202210766156.5, 已受理.

  17. 一种三体船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 樊天慧, 程亮, 韩煜, 肖舒文, 严心宽, 刘鲲, 马远, 方剑虎. 国家发明专利, 202410781687.0, 已受理.

  18. 一种自航式风力发电平台及其航行方法. 樊天慧, 唐善然, 刘鲲, 严心宽, 马远. 国家发明专利, 202410781691.7, 已受理.

  19. 一种水下扭矩安装设备及使用方法. 程亮,樊天慧,王凯,王齐. 国家发明专利, 202311788050.6, 已受理.

 ▎其他

个人简介:

      樊天慧,广东省杰出青年,首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二等奖获得者(全国各学科一、二等奖共48人),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一级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教授、兴华人才精英学者,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获得优秀委员提名),广州市青科协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船舶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制造与工程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广州市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科技人才称号获得者(海洋学科唯一),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协等项目评审专家,领域内知名SCI期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委,SCI期刊JMSEQ1)以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等客座主编与客座编辑,中国海洋平台副主任编委。近五年获得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资助,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J委装备发展部HY行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两项,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项目课题、子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等二十余项科研项目,承担经费超过2500万元。目前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在Ocean Engineering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期刊论文59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7篇,一区论文2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在漂浮式风电系统装备性能分析理论、设计方法以及试验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应用转化,三峡集团投资约3亿元,支撑建成中国首台漂浮式风力发电系统装备“三峡引领号”,实现了中国漂浮式风电零的突破以及全球抗台风型漂浮式风电零的突破。

获得奖励:

  1. 2022年中国科协首届中国科技青年全国二等奖(3000 余名候选人,全国所有学科一等奖12二等奖36);

  2. 2021年广东省杰出青年;

  3.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与系泊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2023年,第二完成人);

  4. 广州市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科技人才(共20 人,海洋学科唯一)。

  5. 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部及国际赛区)团队组三等奖。

社会影响力:

担任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及副主席多次,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特邀大会报告10余次。央视《寻访中国传奇》纪录片专访并播放了本人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的突破。本人关于漂浮式风电的研究获央视、广东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广州日报、新快报以及中国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专访和跟踪报道,本人“华工智慧闪耀大国重器”的专题报道在华南理工大学官网主页置顶数月。受邀作为技术顾问参加China Daily的超级工程栏目录制。受邀在中科院格致论道作学术报告,仅2022年度播放量突破169万。在南方财经改革开放45周年纪念直播中,作为海洋工程方向代表,接受采访,建言献策。参与首届粤港澳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为粤港澳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在团中央和团省委指导下,深圳组织了青年科学家深圳行(光明区)活动,本人代表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做了主旨报告,青年科学家正处在创造力的巅峰期,要勇于挑大梁,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部分媒体报道链接:https://tech.chinadaily.com.cn/a/202407/09/WS668cf1c8a3107cd55d26a936.html


博士后招聘启事:

 团队长期招收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方向背景的优秀博士加盟团队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优先考虑数学、力学、基础扎实,有编程经验、论文发表经验或工程项目经验的申请人。若有意向,请发简历至邮箱fanth@scut.edu.cn。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导向和经济优势,华南理工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丰厚的待遇和配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