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的既定工作内容与安排,推动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及资源共享,11月30日,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开展线上建设工作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做好一门课的课程思政”。交流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承办,虚拟教研室带头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师吴兵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卢凯教授、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教师代表等4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助理马莹莹教授主持。
图1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交流会网上现场
交流会伊始,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卢凯教授致欢迎辞。卢凯教授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并指出,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举办的交流会,不仅为成员单位高校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更有助于学科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践;希望通过教研探讨,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在教科研方面的组织引领作用,促进学科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交通运输类兄弟院校共同携手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战双鹃副教授以《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课程思政上的经验做法和课程思政建设上的心得体会。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输规划与管理学术团队负责人靳文舟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努力成为指路的灯——华南理工大学交通类新生“交通学科学习规划”课程思政心得》,详细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交通学科学习规划”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融入设计。
教育部高等学校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林培群教授结合主讲课程“交通系统仿真”“交通大数据技术”介绍了以就业岗位和行业数据为素材,提升课程思政针对性的做法和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教研室副主任郑亚晶博士以“交通分析理论”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设计“1234”方法。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学中心副主任邢莹莹助理教授分享了《交通运输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制工作情况,介绍了课程思政体系架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实践环节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以及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最后,由教研室带头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吴兵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吴兵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报告既有关于课程思政的宏观认识,也有结合交通类课程的具体做法,内容丰富,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希望虚拟教研室能够成为广大交通类院校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的交流平台,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为《交通运输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制提出宝贵的意见。
据悉,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交流会,旨在强化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更好发挥课程思政在培养“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交通强国建设者方面的关键作用。
(图/文 交通运输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