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
n 职务:校长助理(兰州交通大学挂职) | |
n 联系电话: | |
n 电子邮箱:ctasihuang@scut.edu.cn | |
n 办公地址: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交通大楼 |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结构振动分析与测量,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传感器,计算力学 |
▎学术兼职
《Buildings》(SCI二区杂志)客座编辑(2022-2025) |
▎招生专业
博士生:土木工程(学术型博士),土木水利(工程博士) 硕士生:土木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
|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8年8月~2011年07月,美国堪萨斯大学,土木专业(计算接触力学方向),博士 2006年9月~2008年10月,东南大学,结构专业(预应力方向),硕士 2002年9月~2006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24年01月至今,兰州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挂职) 2022年09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20年01月~2020年03月,西班牙德乌斯托大学,德乌斯托技术学院,访问学者,合作教授,Enrique Zuazua Iriondo 2014年09月~2022年08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 2014年01月~2015年0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副研究员,合作教授:Mark Robbins 2011年08月~2014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讲师 |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 1.主讲本科生课程《弹性力学》 2.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 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一等奖
研究生教学: 讲授《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桥梁振动分析与测试》课程,年均招收硕士生3-4名,博士生1名。 ² 科研 科研兴趣:结构振动分析与测量,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传感器研发 代表性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纵向、横向项目40余项,参与项目20余项。代表性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接触/摩擦问题的高效、并行算法研究,2019-2021,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表面摩擦行为的多尺度力学特性研究, 2017-2020,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基于微观力学模型的粗糙表面接触理论研究,2013-2015,主持 (4)企事业重点研发项目,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传感器研发,2022-2026,主持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成果转化项目,结构振动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2023-2024,主持 代表性论文: (1)黄仕平;吴杰;胡俊亮;郑恒斌;王卫锋;基于分子动力学-格林函数法的微凸体接触数值分析,力学学报,2017, 7(7)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 (2)Shiping Huang ; Evolution of the Contact Area with Normal Load for Rough Surfaces: from Atomic to Macroscopic Scales,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7, 592(12): 1-8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唯一通讯作者) (3)Yonghui Huang; Guoxing Liu; Shiping Huang; Rui Rao; Changfu Hu;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investigations on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a massive bridge pier caused by the hydration heat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 195(1): 240-252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4)Shiping Huang; Anil Misra; Micro-Macro-Shear-Displacement Behavior of Contacting Rough Solids, Tribology Letters, 2013, 51(3): 431-436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 (5)黄仕平;袁兆勋;唐勇;桥梁平转施工中球铰界面的摩擦力精确计算方法及验证,中国公路学报,2021,34(9): 1-11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唯一通讯作者) (6)陈飘华;张慧健;黄仕平;袁兆勋;轴力作用下多点约束杆件的横向振动及稳定简化分析方法,振动与冲击,2022, 41(22): 241-245, 300(期刊论文)(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7)Jianyi Ji; Ronghui Wang; Shiping Huang; Jiyang Fu; Yonghui Huang; Kunhong Huang; Wave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 cable-stayed beam subjected to a moving load considering structural damp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4, 300: 117208(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8)黄仕平;陈枭;萧明强;基于分子动力学-格林函数法的分形粗糙表面摩擦行为研究,力学学报,2023, 55(7): 1484-1492(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唯一通讯作者) (9)Jianyi Ji; Shiping Huang; Yasir Akbar; Kunhong Huang; Ronghui Wang; Node-based wave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stiffness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Structures, 2024, 59: 105722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10)Huang, Shiping; Zhang, Huijian; Chen, Piaohua; Zhu, Yazhi; Zuazua, Enrique; An energy based vibration model for beam bridges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MECHANICS, 2022, 82(1): 41-53 (期刊论文)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唯一通讯作者)
|
▎其他
课题组现有教授1人,博士后4人,在读研究生 13人。近年毕业生中大概75% 进入国内头部大型企事业从事技术工作,25%选择继续攻读博士。课题组研究生优秀、团结、热情、上进,欢迎有志之士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