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元
发布时间: 2023-05-25

基本信息

n  职称:教授

n  人才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n  联系电话:15920595288

n  电子邮箱:gyxu@scut.edu.cn

n  办公地址:

研究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技术、隧道力学及构筑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仿真分析及风险预警、岩土工程(含路基与边坡工程)

学术兼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专家等

招生专业 

博士生: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硕士生:道路与铁道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交通运输工程、工程管理(MEM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929月~199512月,中南大学,采矿工程(岩石动力学方向),博士

19869月~19897月,中南大学,采矿工程(岩石力学方向),硕士

19829月~19866月,中南大学,采矿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0512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2月~20072月,加拿大McGill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19897月~200511月,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1990)、教授(1999)、博士生导师(2002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                              

讲授《工程地质》、《软土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课程

研究生教学:                              

讲授《城市轨道交通与隧道工程》、《岩土力学与道路支挡结构》、《隧道施工力学与构筑技术》课程,年均招收硕士生2-3名,博士生1-2名。

²  科研

科研兴趣: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技术、隧道力学及构筑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仿真分析及风险预警、岩土工程(含路基与边坡工程)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① 青年项目1(编号:59804007);②   面上项目1(编号:51078151);③   重大项目专题1(编号:50490272,负责人之一、骨干)

2. 主持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项目专题3项,专题编号分别为2001BA609A-09-042001BA609A-09-052003BA612A-10-2

3. 主持广东省公路局科技项目《多雨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4-6)

4. 主持多项横向课题,主要包括:《广州地铁十三号线盾构隧道建设对黄埔大道隧道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2022)》、《复杂工程条件下深厚软土区市政道路差异沉降危害防控技术研究(2021)》、《城市山岭隧道结构性病害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预防综合集成技术研究(2020)》、《十字门隧道工程对城际盾构隧道影响的仿真分析与对策研究(2019)》、《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前广场基坑与城际横琴站及区间盾构隧道相互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2017)》、《广明高速公路(广州段)明挖浅埋整体式框架隧道结构仿真分析(2011)》等。

科研获奖:

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①个人排第5名,证书号:J-210-2-04-R05个人排第4名,证书号:2004-J-251-2-03-R04

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5-0687

3.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编号:2134

4. 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教字第20031127

代表性成果

与目前研究工作直接相关的主要期刊论文:

[1] 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的力学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6)

[2] 基坑开挖对下卧盾构隧道变形影响的计算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9)

[3] 基于能量测量的声呐渗流矢量法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2020(06)   

[4] 基于天线收发距的盾构壁后注浆雷达探测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2)

[5] 既有盾构隧道上方基坑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J].铁道建筑,2018(8)

[6] 广州地区公路路基含水率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12)

[7] 利用迭代思想标定砂土三轴试验宏-细观参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49(9)

[8] 基于Eshelby张量和Mori-Tanaka等效方法的砂卵石土等效弹性模量研究[J].岩土力学,2013(5)

[9] 山岭隧道地下水渗流及加固参数的解析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

[10] 复杂开挖过程FLAC-3D力学仿真代码生成系统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8)

[11] 不耦合装药爆炸波时频能分离及能量分布[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2] 地下厂房岩锚梁纵向裂缝成因分析及发展趋势[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5)

[13] 动荷载诱发上下交叠硐室间顶柱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724(4)

[14] 基于小波变换的爆破地震安全能量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