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n 职称:教授 n 联系电话: n 电子邮箱:zhanghy@scut.edu.cn n 办公地址:励吾科技楼520房 | |
▎研究方向
结构抗火、抗震;绿色建筑材料(固废资源化利用、地聚物等);3D打印混凝土;结构加固;装配式建筑 |
▎学术兼职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建筑固废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委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再生混凝土专委会委员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工程改造与加固分会专家组成员 第四届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
▎招生专业
博士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水利 硕士生: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 土木水利 |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0年9月~2005年6月,湖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2006年9月~2000年6月,湖南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5年12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 2012年11月~2023年11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合作教授:Venkatesh Kodur 2009年12月~2015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 2005年7月~2009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
▎教学与科研情况 教学 ² 本科生教学 1.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0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高等教育类),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广东省教育厅“粤教阅心”课程思政大家谈典型案例负责人,广东省系列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团队成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 3.参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结构工程防火》、《建设工程概预算》等教材 4.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业化建筑与智慧建造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获奖多项 ² 研究生教学 年均招收硕士生3名,博士生1名。 科研 ² 科研兴趣 新型绿色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工程结构抗灾(火,地震)及灾后加固 ²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课题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1项,其它各类纵向课题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近10项;主持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上海建工等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项目20余项。代表性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核壳型免烧陶粒混凝土及其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研究(52278502). 2023.01-2026.12, 69.75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钢筋混凝土柱缩尺模型明火试验及耐火性能尺寸效应研究(51978286). 2020.1-2023.12, 71.1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地聚物混凝土材料和构件的高温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51478195),2015.01-2018.12,83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聚物基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效果及耐火性能研究(51108193),2012.01-2014.12,25万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多高层建筑地震-火灾试验技术(2017YFC08033302-02),2017.7-2020.6, 160万。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装配式高性能预制再生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2017YFC0703304-04).2017.7-2020.6, 20万 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相似理论的钢筋混凝土轴压柱缩尺模型明火试验及耐火性能尺寸效应研究(2020A1515010728). 2019.10-2022.9, 10万 8.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新型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2019B111107003),2019.11-2023.10, 35万 9.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关键技术研究(201804010438), 2018.04- 2021.03, 20万。 10.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早强微膨胀型地聚物砂浆锚杆粘结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2016.11-2018.10, 12万 ² 代表性成果 至今发表论文近90篇,多篇论文被引居率学科前10%。参编国家标准1部,广东省地方标准3部,CECS标准1部,参编教材3部。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代表性论文如下: [1] Hai Yan Zhang, Hao Yu Liu, Venkatesh Kodur, Meng Yuan Li, Yun Zhou. Flexur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s strengthened with textile reinforced geopolymer mortar.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2, 284, 115220 [2] 张海燕, 万莹, 吴波, 吕昊然. 钢筋混凝土预损梁的火灾行为相似性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22, 43(8): 162-173 [3] Hai Yan Zhang, Ke Yue Wan, Bo Wu, Zhong Hao Hu. Flexural behavior of reinforced geopolymer concrete beams with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Advance in Structure Engineering. 2021.24 (14) :3281-3298 DOI: 10.1177/13694332211026224 [4] Hai YanZhang, Qi Yu Li, Venkatesh Kodur, Hao RanLv. Effect of cracking and residual deformations on behavior of concrete beams with different scales under fire exposur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1,245,112886 [5] Zhang, Hai-Yan; Liu, Jian-Cheng; Wu, Bo*.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one-part geopolymer mortar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 273: 121973 [6] Hai Yan Zhang, Guang Hong Qiu, Venkatesh Kodur. Zhen Sheng Yuan Spalling behavior of metakaolin-fly ash based geopolymer concrete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exposur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20, 106: 103483 [7] Haiyan Zhang, Jiancheng Liu, Bo Wu, and Zhijian Zhang. Axial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Geopolymer Recycled Lump Concrete. Material, 2020, 13, 533 [8] Hai Yan Zhang, Jia Yan, Venkatesh Kodur, Liang Cao.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beams shear strengthened with textile reinforced geopolymer morta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196 (2019) 109348 [9] 闫佳,张海燕*,吴波. 钢筋-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梁式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19, 40(12): 178-186 [10] 曹亮, 张海燕*, 吴波. 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 工程力学, 2019, 36 (1): 207-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