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交流,2023年5月13日,2020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研究生工程管理党支部在交通大楼604教室举办了第二届“美丽绽放,书写辉煌”之女性系列专题沙龙。该活动由2020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于2021年末策划发起并举办第一届,获得了学院女性师生的热烈反响,该活动旨在为女性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供一个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智慧平台。
第二期沙龙活动邀请了学院五位女性教师作为嘉宾,她们分别是工程管理系的申琪玉老师和谢琳琳老师、工程力学系的张晓晴老师、土木工程系的康澜老师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李晓晨老师。学校研究生院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师娇老师也莅临现场,和同学们一起倾听老师们的个人经历和故事。
学院党委书记张蔚洁通过组织者转达了对受邀老师的感谢,并对学院未来的“她力量”送上祝愿:一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凝聚起来,积极面对一切挑战,方法总比问题多,互帮互助加油干。二是谨记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及时总结纠偏定能到达理想彼岸。

沙龙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各位老师对自己的求学、工作和择业经历进行介绍。张晓晴老师以自己所在的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为例,指出女性凭借思维严谨细腻的特点,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中更具优势,容易发现细节创新点。李晓晨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博士经历,提到她所在的博士团队中,性别并不是问题,她认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和男性科研工作者只有性别的差异,而科研工作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由性别决定的,更多与个人有关”。具有丰富工程行业从业经验的申琪玉老师、谢琳琳老师和康澜老师指出,实践经验对于研究问题的深入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申琪玉老师回忆到:“最早开始教学的十年是非常辛苦的,当时身兼数职,既要教学,又要进行监理、造价管理等工作实践,但那十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十年”。谢琳琳老师强调:“我非常感谢在博士后期间参与上海世博项目这一重大工程的经历,它锻炼了我应对各种事情的能力。因此,我十分同意申老师说的,工程管理这个专业一定不只是书本和理论的学习,还要和实际工程结合,因为所有书本上的东西最后都要落到工程上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位老师分享现场
在老师们精彩的个人经历分享之后,活动就进入了问题解答环节。组织方在活动开始前围绕女性成长过程中的职业规划、婚恋问题和价值观塑造等热点话题,收集了同学们的相关疑问,五位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解答。
在职业规划方面,如何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发展前景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谢琳琳老师建议大家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要因为女性角色而受限,而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目标、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来综合考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最大的自我价值。康澜老师回忆起自己从企业工程师到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她笑着说:“我毅然决然地选择辞职,并不是说单位不好,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喜欢教学这件事,也喜欢高校更加自由、活跃的氛围。要认清自己喜欢什么,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
对于婚恋问题,如何应对学习、事业和家庭的三重压力,是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的困惑与难题。李晓晨老师建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挑战时,要多和周围的人交流,尤其是与一些和自己研究方向接近但不完全相同的同学交流,他们往往能够发现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中无法察觉的盲点,从而突破解决关键问题的瓶颈。康澜老师指出,大家要对自己在求学生涯中培养的缜密思维、高逻辑性以及天生具备的细腻心思、柔美特质感到自信,将自身定位从“大龄单身女博士”转换为“成熟自信女博士”,学业与婚恋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张晓晴老师认为,“工作任务相比学业任务更为复杂,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与此同时,家庭方面的压力也很繁杂。建议同学们要学会抓大放小,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围绕女性意识觉醒、克服社会刻板印象等价值观塑造问题,老师们也给出了各自的意见。申琪玉老师认为,不一定要遵循“先成家后立业”、“女生没必要读博士”等传统思想,希望各位同学能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说法和眼光。李晓晨老师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科研领域没有必要强调刻板印象,表示自己身边就有非常多优秀的女性科研人员,科研表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素质,性别不应该成为老师招生的标准。谢琳琳老师补充道,并不是别人觉得女性不适合建筑师、程序员或创业者,自己就不去选择这些职业了,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自己的同时认清行业的真实情况,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得个体的自由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研究生院师娇老师发言
在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活动便接近尾声了。学校研究生院的师娇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她指出,活动形式新颖,通过沙龙活动使女性学生能够有机会聆听女性老师的人生经验,这对于突破性别桎梏、发挥女性力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师娇老师也提到,今年也是她在研究生院工作的第十年,获得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入读资格,即将成为2023级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深造。作为一名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女性高校工作者,只要不断前进,不断突破和提升自我,女性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活动参与人员合影
本次活动持续了两小时,五位老师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与会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大家对沙龙活动持续举办,邀请更多优秀的女性老师、女性企业家参与交流充满期待。(图文/朱凯莉 吴思思 罗玮佳 黄玉翠 罗子媛2020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研究生工程管理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