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n 职称:副教授 | |
n 联系电话:13570938746 | |
n 电子邮箱:xlyu1@scut.edu.cn | |
n 办公地址: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大楼 |
▎研究方向
新型装配式桥梁结构开发与新材料应用;桥梁结构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桥梁智能检测、施工监控及健康监测 |
▎学术兼职
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Archives of Civi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振动与冲击》《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
▎招生专业
硕士生: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 |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2006年9月~2011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 2000年9月~2003年7月,中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 1996年9月~2000年6月,中南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CEE), 访问学者 2014年9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 2006年7月~2014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讲师 2003年7月~2006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助教 |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讲授本科生课程《钢结构理论》、《隧道工程》、《智慧桥梁》等 研究生教学:讲授研究生课程《工程结构可靠性》,年均招收硕士生2名 ² 科研 科研兴趣: 新型装配式桥梁结构开发与新材料应用;桥梁结构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桥梁智能检测、施工监控及健康监测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青年基金1项,省基金1项,厅局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7项,企事业单位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装配式UHPC-组合榫-钢组合结构抗剪作用机理研究”,“基于Kuramoto同步模型的人行桥人致横向振动深化研究“,“行人激励下人行桥横向振动的精细多尺度模型研究”;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或专著、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等) |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收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专著: 《叠层曲线斜拉桥技术─绵阳市三江大桥设计技术总结》,人民交通出版社,参编,2014 标准、规范: 《城市桥梁抗撞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在编),参编,2020 《广州市公路市政化改造工程设计指南》,参编,2019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国家行业标准,参编,2014 获奖: 珠海横琴二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5/15),2019年 大悬臂展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宽箱梁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3/5),2019年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