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牛静
发布时间: 2023-04-30

基本信息


n     职称:副研究员

n     职务:桥梁教研室副主任

n     人才称号:珠江科技新星

n     联系电话:

n     电子邮箱:ctmaniujing@scut.edu.cn

n     办公地址:交通大楼602E

研究方向

桥梁结构理论及工程应用

学术兼职

1、广东省公路学会会员

2、Nonlinear Dynamics、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招生专业

博士生:土木水利

硕士生: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工程管理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7年9月~201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

2003年9月~2007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5年10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研究员

2017年5月~2018年5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合作教授:Hojjat Adeli

2012年7月~2015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力学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韩强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

讲授《桥梁工程》、《桥梁维养技术》、《桥梁抗震抗风设计》课程

研究生教学:

讲授《高等桥梁结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结构动力学》课程,年均招收硕士生2名。

教学成果

²  科研

科研兴趣:钢桥计算理论,桥梁结构振动,桥梁施工控制,桥梁结构体系传力机理,大跨度复杂桥梁养护技术

科研项目: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主持及参与多项特大桥梁施工控制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代表性成果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onlinear Dynamics、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力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多项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部分成果已应用于重大工程中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他

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纵横向课题。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钢桥计算理论、桥梁结构振动、桥梁施工控制、桥梁结构体系传力机理、大跨度复杂桥梁养护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工程实践领域,主持及参与了宁波舟山港主通道、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香山大桥及虎门大桥养护工程等多座特大桥的施工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1)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研究方面,通过正交异性板焊接过程精细分析,采用分段多项式拟合U肋正交异性板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经验公式;针对工程中常用的U肋正交异性板,提出一种组合板梁单元力学计算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结构分析效率;推导出考虑残余应力效应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非线性动力方程,提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大幅振动过程中存在的内共振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onlinear Dynamics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并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博士论文“大跨度桥梁钢箱梁加劲板的动力行为研究”获评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课题组牵头完成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方面的成果分别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在索杆内力识别方面,提出一种考虑索梁温差效应的混凝土斜拉桥的增量调索法,能够实现在任何环境温度条件下的高精度调索工作,相关技术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在实桥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业主等参建单位的高度评价。(3)在港珠澳大桥施工监控过程中,攻克了多塔混合多工法、荷载与结构非对称、数万吨·米级钢箱梁腹板临时锚固与解除及特大吨位海上空中转体吊装施工等多个国内首创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业主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