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发布时间: 2023-04-30

基本信息


default

n     职称:副教授

n     联系电话:无

n     电子邮箱:cvjingli@scut.edu.cn

n     办公地址:五山校区7号楼7222室

研究方向

模块化建筑、装配式结构、新型水泥基材料、轻型建筑结构                              

学术兼职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委员会副秘书长                              

招生专业 

硕士生: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土木工程)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99年10月~2003年11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1993年9月~1996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                              

1988年9月~1993年6月,同济大学,土建结构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1996年4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                                

2014年8月~2014年10月,英国考文垂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2年5月~2012年9月,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0年4月~2011年4月,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8年3月~2009年9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

2004年6月~2004年8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高级研究助理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                              

1.《砌体结构》学校MOOC课程负责人,学校《荷载及设计原则》双语课程负责人。   长期讲授全英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建筑学院跨专业课程《建筑结构概论》  ;                           

2.主编《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教材。                                

3.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如: 装配式钢结构预制外挂墙板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悬臂轻钢人行桥的舒适度及优化研究,建筑工业化预制构件专用混凝土设计等。

4.多次指导学生全国竞赛获奖,如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金奖,住建部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二等奖等。                             

研究生教学:                              

年均招收硕士生1-2名。                                

教学成果:                              

2020年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工程教育认证为驱动的土木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参与

2018年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卓越全英专业为载体的土木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参与      

                         

²  科研              

科研兴趣:模块化建筑、装配式建筑、新型水泥基材料、轻型建筑结构                                

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或专著、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等)                              

7项发明专利授权:

1. 一种硅酸钠自修复混凝土结构,2022年授权, ZL2018104983584;

2. 具备减震性能的装配式钢结构与预制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2022年授权,ZL2020115850837;

3. 一种化学优化的纤维混凝土环式约束开裂装置,2021年授权,ZL2019104726797;

4. 一种增强修复性能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授权,ZL2018103996277;

5. 一种复合型硅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钢筋混凝土阻锈剂及其应用,2020年授权,ZL2017103592508;

6.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2019年授权,ZL2017103024317;

7. 一种锚索减压式慢速沉淀注浆的施工方法,2019年授权,ZL2016108334391。

55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1项软件著作获得授权。

四十余篇科研论文:

1. 伍怡璇,李静*, 黄子锐等,丁苯橡胶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与宏观性能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2.

2. 许竞,李泽玉,李静*,陈熹俊,某轻钢人行桥的力学特性及舒适度评价,建筑结构,2021。

3. 钟淼麟,李静*,强智森,胡宪睿,紧固件数量对CLT钢木连接节点性能的影响,林产工业,2021。

4. Li J, Zhang YX, Evaluation of constitutive models of   hybrid-fibre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nder dynamic loading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V.30

5. Li J, Zhang YX, Evolution and calibration of a   numerical model for modelling of hybrid-fibre ECC panels under high-velocity   impact,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1, V.93.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