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n 职称:教授 n 职务:结构党支部书记 n 联系电话:020-87113425 n 电子邮箱:ctjrpan@scut.edu.cn n 办公地址: | |
▎研究方向
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
▎学术兼职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会理事(2021-2024)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2021.08-2024.12) 广东省本科高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建设工程装配式与绿色发展协会副会长(2022.12-2027.12) |
▎招生专业
博士生:结构工程 硕士生: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2006年9月~2009年6月,汕头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2003年9月~2006年6月,汕头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 1998年9月~2002年6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2017年9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2014年8月~2015年8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2011年8月~2017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副研究员、副教授 2009年7月~2011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1.《钢结构理论》省级精品课程参与人,学校《建筑·空间·生活》通选课课程 2.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如: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二等奖)、2022年中国钢结构协会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特等奖唯一)。 研究生教学:讲授《结构实验技术》、《高等钢结构》课程,年均招收硕士生2-3名,博士生1名。 教学成果: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排名3/8。 ² 科研 科研兴趣: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在研:基于失效模式控制的腋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优化方法研究) 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研:基于参数相关关系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多准则优化方法研究)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或专著、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等) [1] Jianrong Pan, Shizhe Chen, Zhichao Lai, Zhan Wang. Analysis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welded box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considering residual stress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4(11): 557-566, SCI [2] Peng Wang, Jianrong Pan*, Zhan Wang.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behavior of stiffened angle joint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26(1): 67-78, SCI [4] Peng Chen, Jianrong Pan, Fangxin Hu, Zhan W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arthquake-resilient steel beam-to-column joints with replaceable buckling-restrained fus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2, 196:107413, SCI [5] Peng Chen, Jianrong Pan, Fangxin Hu, Zhan Wa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resilient steel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with replaceable buckling-restrained fus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2, 199: 107598, SCI [6] 王鹏, 王湛, 潘建荣*. 空间隔板焊接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19, 40(30): 221-229, EI. [7] 王鹏, 王湛, 潘建荣*, 陈磊. 腋撑式半刚性钢框架抗侧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20, 41(S2): 192-201, EI. 1)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及移动屋》(JG/T570-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排名6/19; 2)广东省标准《钢结构设计规程》(DBJ15-102-2014),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17/37; 3)广东省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T15-163-2019),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15/35; 4)广东省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技术规程》(DBJ/T15-175-2019),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5/16; 5)广东省标准《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J/T15-210-2021),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14/30;
1)中国发明专利,段静、潘建荣、吴波、魏德敏、徐昕,一种煅烧硅藻土非膨胀型防火涂料,ZL201611177091.1 2)中国发明专利,张蓝方、谢壮宁、张乐乐、石碧青、江毅、潘建荣,调谐液体阻尼器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ZL202110334937.2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潘建荣,王鹏,陈磊,王湛,郭朱屹,装配腋撑式顶底角钢梁柱连接钢框架,ZL202022425868.X 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胡方鑫,潘建荣,王湛,高强钢柱-普通钢梁-低屈服点钢T型钢可恢复功能节点,ZL202021142865.9 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胡方鑫,潘建荣,王湛,高强钢柱-普通钢梁-低屈服点钢角钢可恢复功能节点,ZL202021142908.3 6)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胡方鑫,盛翔宇,潘建荣,王湛,震后可更换的钢框架屈曲约束耗能梁柱节点,ZL202023118056.7 7)软件著作权,王湛,覃健桂,潘建荣等,钢结构梁柱节点关键力学性能数据库及其辅助设计软件V1.0,2021SR1530822 8)软件著作权,刘德铭,王湛,潘建荣等,端板连接节点规则半刚性钢框架结构截面优化设计软件,2022SR0626367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