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n 职称:副教授 |
n 联系电话:020-87111030-3448 | |
n 电子邮箱:lizhi@scut.edu.cn | |
n 办公地址: |
▎研究方向
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与方法;路面材料仿真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路面功能设计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沥青路面养护及预防性养护技术;路面材料再生技术;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技术等。
▎学术兼职
我国路面材料微细观结构研究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WTC材料与结构数值计算委员会委员,首届广东省公路学会公路养护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
▎招生专业
硕士生:道路与铁道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交通运输工程 |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99年9月~2002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1996年9月~1999年7月,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工学硕士; 1992年9月~1996年7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2年7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长聘副教授 2008年12月~2017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系副主任 ,长聘副教授 2006年12月~2018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长聘副教授 2002年9月~2006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讲师 |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 先后主讲:弹性力学,道路工程概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施工(路基路面工程方向)等课程。 研究生教学: 先后讲授《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面功能设计理论》等课程,年均招收硕士生1-3名。 教学成果: 1)华南理工大学2005~2006年度优秀教学二等奖 2)华南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度优秀研究生级主任
² 科研 科研兴趣:基于功能性需求的路面材料设计方法,功能性路面材料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公路废弃材料再生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技术等。 科研项目: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参与国基重点项目1项),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2项,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4项,其他科研课题50余项。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或专著、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等) 1) 论文: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I、SCI论文30余篇。 2) 奖励: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9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4年),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2项(2022年,2012年),其他奖励5项。 3) 专利: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4) 著作:参编1部。 5) 成果转化: ① 基于新型UTAC、UFAC薄层沥青混合料罩面技术,在粤赣高速公路、深汕西高速公路、汕汾高速公路、揭普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阳阳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公路等路面养护项目,以及阳茂高速公路、深汕西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中应用,累计里程约100Km。 ② 抗裂型半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在潮惠高速公路、新阳高速公路、清云高速公路、云湛高速公路、佛山市高明大桥至富龙大桥道路工程等新建项目,以及阳茂高速公路、深汕西高速公路等改扩建项目中应用,累计里程约200Km。 ③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按质支付技术,在潮惠高速公路、肇花高速公路等新建项目,以及深汕西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中应用,累计里程约300Km。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