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明
发布时间: 2023-04-28

基本信息

 

n 职称:讲师

n 联系电话:13682265902

n 电子邮箱:fanxm@scut.edu.cn

n 办公地址:华南理工大学7号楼

研究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设计、结构、施工和检测一体化全产业链研究

学术兼职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广东省公路学会会员,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南方计算力学学会会员。

招生专业

专业学位硕士:土木与水利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8年7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教师

2003年9月~200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2000年9月~200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

1996年9月~2000年7月,华北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

教学与科研情况

1. 主讲《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本科生课程。

2. 2022年度广东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无腹筋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研究

3. 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混凝土科学技术二等奖:无腹筋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研究

4. 2016年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3G物联的集群式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实践

5. 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高质量施工监控的理论与实践

6. 参编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团体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楼梯技术规程》T/GDCSDA 2—2022。

7. 年均招收硕士生1名。

其他

UHPC一种基于最大堆积密度理论研发的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材料,以其超高密实性、超高强度、超高韧性、优异锚固性和耐久性而著称。UHPC结构以高性价比、轻质高强和低碳环保为显著特征,非常适应于大跨度、高地震烈度、高寒沿海等多种应用场景。

UHPC结构具备新材料、新机理、新方法、新构造、新工艺和新检测的“六新”特点。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UHPC在材料、设计、施工和检测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使其在建造过程中对一体化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有必要系统性地发展一套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新UHPC材料配比、新UHPC设计理论、新UHPC结构形式、新UHPC构造措施、新UHPC施工工艺和新UHPC检测方法。这将推动我国UHPC结构产业化发展,助力走出低碳之路,为从基建大国迈向基建强国贡献UHPC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