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薇
发布时间: 2023-04-28

基本信息

n  职称:副教授

n  人才称号:“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n  联系电话:020-87114460

n  电子邮箱:cttangxw@scut.edu.cn

n  办公地址:交通大楼313A

研究方向

地下结构安全稳定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智能化生产与多尺度分析

建筑物健康诊断与智慧管理

学术兼职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外聘研究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水力发电学报》、《工程力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招生专业

硕士生: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39月~200812月,清华大学,水工结构,博士,导师:张楚汉院士

19999月~20037月,天津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06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讲师,副教授

20092月~20102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合作教授:Tham L.G.

教学与科研情况

²  教学                

本科生教学:                              

1. 讲授学校立项通选课《中国现代伟大土木工程巡礼》、新生研讨课《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讲授必修课《水工建筑物》、选修课《特种基础工程》、《隧道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

3. 参编教材《土木工程荷载与设计方法(第2版)》。

4. 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大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

5. 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

6. 荣获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及校级本科教学一等奖、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

研究生教学:                             

讲授学校思政示范课《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年均招收硕士生2-4名。

²  科研              

科研兴趣:                                

引调水工程隧洞衬砌结构受力特性、高内压水工隧洞承载机理、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结构安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备、混凝土智能制造及检测技术、地下结构健康诊断与智慧管理等。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3项,主持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与我国重大水电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实践科研项目20余项。部分代表性科研项目如下:

[1]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水压盾构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2]     不均匀地质下长距离高压输水隧洞纵向稳定及地震安全性研究

[3]     高水压输水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     预应力混凝土温度控制分析研究

[5]     珠三角地区深埋高压输水盾构隧洞建设和智能疏浚关键技术研究

[6]     基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深大圆井变形预测研究与应用

[7]     保证下行轨道运营安全下建筑方案和结构体系节材优化测试

[8]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壁后注浆材料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9]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研究

[10]   超高性能管片混凝土性能及破损机理研究

[11]   复杂条件下微扰动全方位超高压长距离高精度旋喷技术应用

[12]   水工隧洞混凝土智能浇筑关键技术研究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或专著、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等)

在《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TUST》、《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水利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力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3部学术专著。代表性成果如下:

[1]   盾构输水隧洞单层衬砌结构承载变形特性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023待刊)

[2]   Field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two types of steel tube lining structures under high internal pressure.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20: 104272, 2022

[3]   复合式衬砌结构联合承载的原位试验与数值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44(03):560-568, 2022

[4]   叠合式衬砌结构抗外载特性足尺试验与数值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42(12):2257-2263, 2020

[5]   高内压叠合式衬砌结构承载机理原型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51(3): 1-10, 2020

[6]   一种新的有限域动力刚度改进连分式求解算法.振动与冲击.39(12): 22-27, 2020

[7]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response of a large-span and column-free subway station in   composite strata. Shock and Vibration.   8412390,2019

[8]   Time-domain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station-layered soil interaction based on high-order   doubly asymptotic transmitting boundary.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120(3): 545-560, 2019

[9]   An effective model   for the elastic behavior of two-phase materials based on structural   recognition.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98: 113639,2019

[10] 层状岩石细观构造表征及劈拉受载各向异性行为研究. 工程力学. 35(9): 153-160, 2018

[11] 高致密增韧水工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水利学报. 49(12): 1523-1531, 2018

[12] 华南风化花岗岩劈拉断裂行为的试验与细观模拟研究. 工程力学. 34(6): 246-256,2017

[13] 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spatially-correlated random fields gen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on the two-phase material.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3(182): 30-33, 2014

[14]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ragmentation efficiency of one coal prism in a roller   pulveriser: homogeneous approach. Minerals   Engineering. 63: 25-34, 2013

[15] Study on the   heterogeneity character of concrete failure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probabilistic model.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3(4): 402-413, 2010

[16]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细观仿真与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40(7): 844-857,   2009

[17]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凝土宏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计算力学学报. 26(6):   876-881, 2009

[18] A multiphase   mesostructure mechanics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he fracture damage behavior   of concret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51(Supp.II):8-24, 2008.

[19] 压力输水盾构隧洞钢内衬联合承载结构研究与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

[20] 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21] 基于细观力学的混凝土类材料破损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2]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P]. 广东省: CN217930377U,2022

[23] 一种测量接触界面相对位移的装置[P]. 广东省:CN211552779U,2020

[24] 细观力学参数非均质随机分布计算软件V1.0, 登记号:2023SR0288396

[25] 黏弹性边界等效物理参数计算软件V1.0, 登记号:2021SR1558382

[26] 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参数换算软件V1.0, 登记号:2021SR1753822

其他

招生方向:

        081400|土木工程                学硕(全日制)  

        085900|土木水利                专硕(全日制)

        125601|工程管理     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

毕业生就业: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市水务局

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科研与教学理念:

面向前沿科学,聚焦工程需求

探索未知领域,推广技术应用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静待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