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0日上午,在中交四航局二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2018级道路与桥梁工程班第五实习小组的白业生、邓雯等六名同学与指导老师胡楠在励吾楼前进行简单的动员后,驱车前往中交四航局二公司的珠海市桂山岛深中通道牛头岛片区工程项目部开展为期3周的生产实习。
1项目部参观学习
深中通道是一个桥、岛、隧、水下互通集群的世界级工程,具有多个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首次大规模使用钢壳混凝土结构。深中通道地处珠江口核心区域,位于虎门大桥下游约30km,港珠澳大桥上游约38km,连接深圳至中山,项目路线全长23.914km,桥梁长约17km。深中通道设计为双向 8车道,时速100km,隧道段全长6845m,其中沉管段长5035m,由 32 节管节和 1 个最终接头组成。
位于珠海牛头岛的中交四航局二公司深中通道S09标项目部——牛头岛片区工程,其牛头岛预制厂是世界最大沉管智慧工厂,曾圆满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建设任务。中交四航局的“深中”人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台车系统和智能浇筑系统,智能、精准、高效地为世界级跨江通道——深中通道项目“智造”E1-E22隧道段的22节沉管。

图1 参观项目部
深中通道项目部由领导班子、工程部、质检部、试验部、党建部、设备部组成。工程部、质检部、试验部这三个部门是整个项目部的核心部门,工程部负责现场的施工监管工作,质检部负责所有工序、材料、产品的检验验收工作,试验部最主要的工作是调整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六名同学分别到工程部、质检部、试验部部门进行轮岗实习。

图2 沉管预制厂生产线平面图
沉管预制厂是流水线生产管节的模式,整个岛分为卸装码头、卸驳区、浇筑区、浅坞区和深坞区。在3周的实习期间,同学们观摩了一个完整的管节施工流程——钢壳卸驳及验收、台车编队进入卸驳区钢壳底部就位、钢壳支撑体系转换、钢壳纵移、钢壳支撑体系转换、管节支撑体系转换、管节纵移(至浅坞区)、管节支撑体系转换,台车系统退回至卸驳区、管节横移至深坞区。
2 工程实践实习生活
2.1参观沉管预制厂施工现场
在项目部的安排下,同学们跟随着工程部吴宇恒部长参观了位于牛头岛上的沉管预制厂。吴部长给我们介绍了沉管预制厂的各个区域及其使用用途、设备情况、班组人员组成等。经过3周的实习参观,同学们从中了解到整个施工流程的两大核心技术。
(1)智能浇筑系统
据部长们介绍,智能浇筑机由校企共同研发,研发周期长达两年,研发经费高达两千万。其核心技术是利用光学传感器根据液面高度自动提升末端浆管,拖泵流量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调速。整个过程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下料高度、浇筑速度等施工参数实时更新并显示在一旁的设备屏幕上,以便精细化地控制每个仓格的浇筑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风险。
另一大亮点是智能浇筑机的移动,其移动主要依靠八个支撑臂。相比一开始需要进行体系转换的浇筑机,它避免了使用滑轮和轨道的麻烦。当移动的时候,四个支撑臂由液压千斤顶顶起,然后顶起的四个支撑臂会横移一段距离或者纵移一段距离,在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放下这四个力臂,升起另外四个力臂重复刚才的动作,直至完成整体的横移或纵移。

图3 智能浇筑系统
显然,通过支撑臂来移动浇筑机的方法简单而又奏效,这让同学们明白要多看、多学,而不仅限于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要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2)智能台车系统
台车是管节的支撑兼移动系统,每辆台车由钢轮、支撑千斤顶、油泵、电控系统和连接件组成,作业前需仔细检查其整体性、同步性和安全性。邓世民副部长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研发的历程:在全国搜集相关经验,初步选定车型,调试各种车型与模型,最终确定车型并生产。

图4 智能台车系统
毫无疑问,这些自主研发的设备让同学们对工程项目有了深入的认知:第一,设备作为深中通道项目的支撑,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二,项目中的众多设备费用高达数亿,是公司很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要正确使用和做好日常维护;第三,设备尤其是特种设备的使用要专人专机专责,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2.2参加培训与会议
在项目部的安排下,同学们第一天正式实习开展了“实习生进场安全教育培训”;此后在公司新员工到来后,与新员工一起再次进行培训,学习施工技术、设备管理、施工管理等。同学们参加了各种会议,例如E14管节浇筑施工技术交底会议、E12管节验收报告会等。
在邓世民副部长主持的设备情况介绍培训中,同学们了解到诸多项目部施工所需要的设备:智能浇筑机、台车、卷扬机、泵机、吊机等。在吴宇恒部长主持的施工管理标准化工作指引培训中,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施工单位管理与作业日常运作。而这些都是在学校日常学习中无法真正触及到的知识,也让同学们意识到路桥隧工程不是儿戏,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宏观调控,也需要细节层面的小小调整,无论是大到一个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还是小到施工设备一个螺丝钉的检查,都是需要标准化管理的。
在各种会议、培训中,让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每次的交底会议与技术培训上项目领导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安全,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责任都要牢记在心,“安全之路漫长而险阻,内心强大才能影响他人!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一定有人因你而安全!”这是安全部郑部长所强调的,也是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

图5 施工技术介绍培训
2.3 外业工作
由于深中通道项目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预制厂房,且考虑同学们的安全问题,所以工程部的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外业动手的实践内容,更多的是自行学习施工方案,然后跟随副部长到达现场将自己所学表述出来,即为副部长讲述当前工作的施工原理与步骤,讲述形式类似于翻转课堂。对于实习来说,这种学习方法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当前进行的施工步骤的原理及方法,同时也培养同学们自行思考、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的能力。
(1)管节纵移
沉管制作好后从卸驳码头转移到卸驳区,等待前一节沉管浇筑好转移后,通过两百台总共可承载能力为八万吨的台车承载纵移至浇筑区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纵移至浅坞区。同学们跟随工程部张清副部长到沉管底下近距离观察台车运作,顶上是重达上万吨的沉管,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突出体现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台车承载能力。从港珠澳大桥的顶推式到深中通道的台车纵移,纵移过程从数十天缩短至四小时,让同学们认识到在一个工程中的创新提升效率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只是学习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出发完善专用设备功能,开发出多功能的专用设备,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一个工程。

图6 同学们向张清副部长请教问题
(2)混凝土浇筑
沉管管节纵移至浇筑区后,使用智能自动浇筑机进行底板、墙体、顶板浇筑,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但仍需要班组进行随时调整与监控。同学们跟着张清副部长到达沉管顶部观摩时看到有六台智能浇筑机正在开工。
同学们在学习施工方案时也了解到浇筑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由于深中通道项目的沉管是钢箱结构,往封闭仓格内浇筑混凝土而成,所以无法进行振捣操作,因此采用的混凝土为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通过下料管下料(即灌入混凝土),并通过排气管排气。本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在国际上属于首次大规模使用,对原材料要求高,待灌注至所有仓格、所有排气管液面高度高于300mm后才完成灌注。在内业整理中需要记录每个排气管液面高度,以确保浇筑完成度。同学们意识到不仅设备创新,为了适用于不同的施工工艺,原材料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工程需求,深中通道的沉管浇筑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就是不断创新的体现。

图7 确保排气管液面高度超过刻度线(300mm)
2.4 内业整理
此次实习,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还整理了内业资料。其中,工程部的同学负责底板、墙体、顶板仓格混凝土浇筑现场数据的整理;质检部的同学负责底板、墙体、顶板仓格质量检查;实验室的同学负责对反映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七大指标(坍落扩展度、T500扩展时间、V型漏斗通过时间、L型仪数据、容重、含气量和温度)的整理。
这些内业资料的整理,让同学们不仅体会到施工作业的外业工作固然重要,整理内业资料也非常重要。

图 8 内业资料整理
3 党建、团建活动
2021年7月22日,实习指导老师胡楠老师不辞劳苦,来到珠海市香洲区牛头岛探望同学们。这段实习时间同学们每天写一篇实习日志发给胡老师,胡老师每天阅后都和同学们交流当天的实习工作,但这毕竟是线上交流,同学们在岛上见到胡老师非常高兴,争先恐后把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向胡老师汇报。

图 9 胡楠老师上岛探望同学们
胡楠老师还带了学院的一些研究生师兄师姐们一起上岛。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2020级第一党支部与中交四航局二公司深中通道牛头岛片区党支部共同开展了党联共建活动。
会上,项目副经理林伟才对华工土木与交通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牛头岛的历史及深中通道项目情况。胡楠老师对项目部能给予华工土交学院的在校生实习机会表示感谢,并期望以此为契机,今后能同项目部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实习生邱鹏同学也分享了这段时间在项目部实习的心得感悟。
随后,与会人员开展了微党课的学习,回顾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坚定初心牢记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敢于勇挑重担,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越是艰难越向前。

图 10 党建互联共建活动
2021年7月22日下午,在项目副总工嵇廷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沉管智慧工厂。工厂由港珠澳大桥建设项目原地址改建而成,生产效率高于原先数倍,大大提升了深中通道的建设速度和水平。嵇总向老师和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深中通道项目施工工艺和技术,着重介绍了三大核心装备从研发到实施再到运作过程中四航人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并与同行的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11 嵇总介绍工程项目
4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深中通道项目部的生产实习,同学们真实感受与见证了深中通道这个世界级工程的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细、技术之先进,项目的施工流程、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都让同学们感到震撼。在项目部各位领导与前辈们的关心、照顾和指导下,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也是感受到路桥工程知识的学习永远在路上。
严谨、负责、谦虚、友善、健康、快乐、自豪、荣光,是中交四航局的深中人身上所具有的崇高品质,在深中通道施工项目一线挥洒汗水、积极奋斗的3周里,同学们的意志得到了磨炼,在深中人的影响下,同学们更加坚定了成为新时代路桥人的信念。作为未来的路桥人,为实现国家交通强国的远景目标,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祖国的交通建设中,弘扬“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中交企业精神,以青春之我,筑未来之路桥,扬交通之远帆,圆祖国复兴之伟梦。
5 心得体会
邓溢豪:如果将这次实习比作一次冒险,那么这次冒险是经历了不愿意、到平复、到惊喜、再到努力,最后就是收获了。即使在项目部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很多,但是从人生经历上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邱 鹏:这次实习是一次难忘而又充满收获的经历,在项目部各位领导与前辈们的关心、照顾和指导下,我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也感觉到有很多东西还需要去学习,明白了不管是正式工作还是实习,都需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需要工作学习用心、工作学习主动积极。
梅梓杰:在深中通道实习期间,可以切实感受到工程项目管理难度之高,以及施工管理的严格,可以结合书本联系实际来增加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让我明白,如此之庞大工程要做好,就必须从小事,从每个人做起,一步一步配合到位才能做好。
白业生:这次到深中通道的实习收获满满,虽然短短3周的实习并不能说直接学会一个工程的所有东西,也不能把如何进行施工管理学得有多透彻,更多收获的是以后工作的经验和对工作内容的了解,这也是毕业前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
邓 雯:亲身体验了工地实习生活之后,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对课堂上学习的那些刻板生硬的“书本”知识有了更透彻、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让我获得了在学校里难以接触并学习到的关于处理人际关系、事务条理的社会经验。
童 立:在四航局实习的经历,是我大学学习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我的就业方向有所启发、让我下定决心在土木工程的行业继续发展下去,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更长远的展望。
---------------------------------------------------------------------
为期3周的暑期生产实习工作画上句号,怀揣着实习的收获和喜悦,同学们衷心感谢学校和中交四航局提供的宝贵现场实习机会,感谢中交四航局二公司深中通道S09标项目部提供的优良实习条件和悉心培养,感谢校内外的所有指导老师们倾囊相授,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训练,使同学们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根基,提高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开启了大门。
组员:邓溢豪 邱 鹏 梅梓杰 白业生 邓 雯 童 立
校内指导老师:胡 楠
校外指导老师:吴宇恒 张 青 陈立发 孙 帅 李洪涛
实习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图/文 2018级道桥班第五实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