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启航 向未来出发——2017级道路与桥梁工程班赴珠海毕业实习
发布时间: 2021-04-12

珠海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滨海风景旅游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濒临南海,东与香港水路相距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港珠澳大桥竣工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

20213月11日,在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铁十六局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张丽娟老师和郑小红老师带领下,2017级道路与桥梁工程班全体同学前往珠海市开启精彩的毕业实习之旅。

一、珠海横琴新区参观学习

珠海横琴自贸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其功能定位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新高地的作用。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是横琴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机构,其投资建设了横琴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和大横琴山隧道项目。

在中铁十六局集团项目部,项目经理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横琴山隧道项目的基本情况。大横琴山隧道是珠海市横琴新区“两横、一纵、一环”主干道“一纵”中心大道的南延伸段。该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重点推进项目,是横琴岛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隧道项目。

 

在中铁十六局项目部交流

大横琴山隧道上跨运营中的长隆隧道,下穿珠机城轨、望天台水库,地质复杂,穿越五条断裂带,尤其是下穿珠机城轨段,隧道拱顶距离城轨最近处仅3.5米。施工中,中铁十六局投入全球领先的三臂凿岩台车,通过电脑控制定点开凿,保证了施工精度,实现了零沉降穿越珠机城轨。在大横琴山隧道里,同学们认真听取项目人员介绍隧道项目的施工特点,为交通基建人不断攻克难题的创新精神而感叹。

                参观大横琴山隧道                             在大横琴山隧道合影

横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在海漫滩软土区建成的国内首个成系统的综合管廊,总长度为33.4km,投资22亿元,分为一舱式、两舱式和三舱式3种断面形式,沿市政主干路网呈“日”字形布置。管廊纳入给水、电力、通信、冷凝水、中水和垃圾真空管6种管线,同时配备有计算机网络、自控、视频监控和火灾报警四大系统,具有远程监控、智能监测、自动排水、智能通风、消防等功能。2017年,横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获得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参观综合管廊展示厅                        参观横琴新区综合管廊

横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已成为珠海特区一张亮丽的“名片”。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认识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横琴新区规划建设展示厅位于莲花大桥北侧,是宣传推介横琴的主要平台,展示厅有采用最先进声光电展示技术的横琴新区沙盘,加上精心制作的未来效果动画,引人入胜。通过展示厅工作人员的生动讲解,同学们了解了横琴新区的未来规划和美好前景。

参观横琴新区展示厅                            在展示厅前合影

    横空出世琴鸣天下。围绕“澳门所需”,竭尽“珠海所能”。珠海经济特区因澳门而生,横琴新区因澳门而兴,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服务澳门的使命。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横琴4次,对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着深情关怀。我们始终要不忘初心,让横琴充满创新发展活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岁月如歌,横琴蝶变,激荡飞扬;同心筑梦,琴澳合鸣,未来可期。

 二、远眺澳门、港珠澳大桥

午饭后,同学们来珠海中心大厦珠海中心大厦与澳门观光塔隔江相望,整体造型由一个等腰三角形不断旋转变化而成高度330米

珠海中心大厦向东南方向远眺澳门,澳门观光塔高耸入云,西湾大桥犹如一条白色缎带将澳门半岛和氹仔岛连接起来。西湾大桥采用抗风性能好、抗扭度大的竖琴双塔斜拉桥,主塔采用“M”型造型西湾大桥设计为全天候开放的双层通车桥梁,上层桥面通行汽车,下层桥面远期规划双向两线轻轨及汽车道,遇到台风等紧急情况时上层交通关闭,启用下层交通。

   澳门观光塔和西湾大桥                           远眺横琴国际金融中心

珠海中心大厦向南远眺,位于珠澳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金融岛横琴国际金融中心(IFC)犹如蛟龙出海拔地而起、气势如虹寓意未来金融新区乘风破浪、蓬勃发展态势,必将助力澳门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推动琴澳地区跨越式发展

紧接着,同学们来到心心念念的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采用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凝望着伶仃洋上腾飞的巨龙——港珠澳大桥,同学们感受到路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展示的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坚定了同学们为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

 参观港珠澳大桥

沿着浪漫的情侣路乘车前行,沿途美景目不暇接,大海、沙滩、蓝天、白云珠海渔女,景色宜人。珠生于贝,贝生于海日月贝(珠海大剧院)让同学们流连忘返。

 参观珠海大剧院

三、到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观学习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珠海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市政(道路、桥梁、隧道、给水、排水)设计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等十余项甲级资质及公路等乙级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奖50余项,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150余项以及市级优秀规划设计奖260余项。还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国家专利优秀奖”、“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以及多个专业领域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当天下午3点,全体同学前往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加技术交流会。在观看了珠海市和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宣传片后,珠规院党委副书记、横琴分院院长兼市政分院总工、华南理工大学1997级交通土建校友李智文同志欢迎。李院长代表设计院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设计院的规划设计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定位,欢迎同学们毕业后加入到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建设珠海和粤港澳大湾区。

 师生与设计院前辈交流学习

道路工程设计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1997级交通土建校友刘智同志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珠海几个代表性道路工程的设计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他说珠海作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急需大量路桥建设人才,热忱欢迎师弟师妹们加入。

市政分院总工(桥梁专业)、华南理工大学1996级工程力学校友杜建成同志向同学们介绍了《珠海市高新互通(金琴路口~兴业路口)立交工程》、《屏北一路与屏北三路连通工程主桥》等优秀设计项目的设计要点及创新之处,鼓励同学们多学专业软件,专业知识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工程技术中心副总工(桥梁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009级工程力学校友李东洋博士分享了BIM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发展应用,鼓励同学们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要将创新融入常规设计中。

李智文同志致欢迎辞                      刘智同志介绍市政分院
杜建成同志分享设计案例                  李东洋博士介绍BIM技术

在交流环节,师兄们分享了成为一名出色设计人员的奋斗历程,感谢母校对自己的悉心培养和教育,祝母校发展越来越好!

交流现场掌声不断,同学们向师兄们学习了工程设计经验和人生经验,受益匪浅。

结束一天满满的行程,同学们踏着夜色返回学校。感谢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领导们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希望校企双方以后继续加强合作。

回想今天的参观和交流,同学们不禁感叹道,自1995年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交通厅联合办学成立交通学院以来,华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路桥学子,他们参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的建设,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的公路和市政道路建设中,他们是粤港澳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奋斗者,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和标杆。

明晰了未来的职业规划,立于建党百年的潮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17班道路与桥梁工程班全体同学将融入时代大局,为梦想启航,向未来出发,开创出新时代的华工路桥新篇章!

(图文/马文千 陈嘉熙 覃文倩  土木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