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土木工程本科生毕业实习专题——讲座篇
发布时间: 2021-03-19

3月8日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开始启动了。上午9点,在交通大楼报告厅举办了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学院副院长季静教授、土木工程系陈庆军副教授和李静副教授以及部分指导教师出席了会议

首先季老师为学生们详细地介绍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相关知识。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为毕业设计做准备,更快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接触实际工程及实际工程单位,与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交流。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对知识获取及分析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季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学生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毕竟这是最宝贵、全面复习和应用所有知识的时候。同时季老师讲了相关的时间安排和要求,让同学们了解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整体计划。

接着陈庆军老师介绍花城广场周围的建筑。花城广场周边规划建有39幢建筑,其中包括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陈老师按照顺序,结合他自己一些工程经验介绍了七个最主要建筑的一些结构设计和设计概念,穿插着视频和小故事,生动形象,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季静副院长讲解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陈庆军老师花城广场建筑

3月10日星期三下午,李国雄师兄来到交通大楼报告厅给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创业课。作为鲁班公司的董事长,李师兄从教师到下海个人创业,再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高科技民营企业并成功上市,师兄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对于大学生创业方面开展了题目为“我的创业故事与感悟”的演讲,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李师兄绘声绘色的讲述了他的创业过程,着重讲了创业伊始的艰辛,尤其是在南海上建水库的艰难苦困。这个过程令李师兄感慨万千,也让这些初出茅庐把创业想的极其简单的学生们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李师兄的整个讲座可谓是“干货”满满,演讲虽然涉及很多经济学内容,但是讲解得通俗易懂,对在座的师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90年代下海创业之初的公司定位,到成长为全国特种建筑行业中的佼佼者,华南理工大学是孕育鲁班一路成长壮大的摇篮,在新时代下学生们也应当勇于创业,敢于创业,以母校为根基,以李师兄为榜样,去探索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李国雄师兄讲解创业经历  

李国雄师兄签名授书

3月12日星期五上午,土木工程系三个班齐聚交通大楼报告厅,听取唐孟雄工程师作关于大直径管桩基础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的报告。作为广州建筑集团的一名工程师,唐总有着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对桩基础的研究也达一定深度。曾作为教师的经历,让他的话语极具感染力,现场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

唐总的讲座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桩基础等岩土力学多方面的内容。他首先通过一个工程事故实例,让学生们清晰了解管桩基础满足承载能力的重要性。在设计时必须极其谨慎,选用的桩基和打入的地层都是很讲究的。唐总重点介绍了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阐明了随钻跟管桩在应用中的优越性。

通过这场讲座,不仅强化了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同时让学生们了解了课外的实际工程应用,拓宽了专业视野,对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或工作实践都有很大帮助。

 唐孟雄工程师讲座

3月12日星期五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小丹总工程师应邀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做相关指导工作。方老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在座所有师生的学长。他于1982年在本校毕业,进入设计院之前在本校担任过教师,带过不少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可谓经验丰富。曾经的教师经历,让方老师的话语极具感染力,一笔一划的板书也让学生们感觉是在上课一样,现场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

经过两个小时的讲授,同学们也对于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有了初步概念,在毕业设计中如何结构更安全,更经济,以及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如楼板的厚度,梁的宽度等等一些小问题方总也都一一为同学们解答,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方小丹总工讲解毕业设计

至此,土木工程专业2017级毕业实习讲座部分基本结束。经过各个专家和名师的指点,同学们在此过程中收获满满,并将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接下来的毕业设计,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学习做好规划。

(图文/郭文瑛、潘建荣、谷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