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18级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全体学生在土木工程系李静、余先锋和巴凌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黄埔区中建八局一公司协鑫南方总部项目(协鑫南方能源中心)进行现场参观。
首先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向我们总体介绍了5G+智慧工地的含义。工程师指出,该工地是广州首个 5G+智慧工地,智慧工地通过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行为识别技术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现场施工的颠覆性变革。

参观老师和同学合照
在项目工程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协鑫项目的智慧建造区、材料封样区、智能实测区、样板引路区、制度保障区、亮点展示区、竣工交付区、文化示范区等10个特色展示区。顺着展示区参观路线,同学们能清晰地获得有关智慧建造的细节信息。前几个模块介绍了中建八局对5G+智慧建造的探索历程, 工程师指出,该项目将5G技术融合于智慧工地中,打造广州市第一个5G+智慧工地,通过开通5G定制化网络,运用BIM、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研发了包括远程协作、智能巡检在内的5G智慧工地7大应用场景。项目引进了智能解说机器人、便携式管道焊接机器人、楼板钻眼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等。特别是实测实量机器人利用5G传输技术、AI算法等多重技术,能够智能、高效、精确、直观的处理各项数据。
随后工程师介绍了智慧工地的前沿科技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对工地施工进行质量、安全、进度的控制,利用虚拟现实和BIM技术进行施工的细节操作等。项目工程师指出,通过佩戴AI眼镜,与后台实时共享画面,搭配AI算法,智能抓拍现场质量安全问题,系统能够自动检索CAD图纸,将远程视频测量结果与CAD图纸进行比对,并在不需要管理人员手动测量的情况下,对模板支撑、脚手架进行测量,对楼板混凝土板面厚度、深基坑、高边坡、危房位移进行精准检测。同学们认真聆听工程师的讲解,现场体验了智慧工地的高科技,同时也向工程师提出自己对智慧工地的见解。

工程师向我们讲解中建八局的5G探索之路

梁振宇同学体验AI眼镜
走了一会儿,同学们就被一排安全帽吸引了注意力。这排安全帽,外观跟平常的安全帽没有太大区别,但却内有乾坤。工程师指出,这顶智能安全帽利用物联网、空间定位、移动通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集成了高清图像采集、语音通讯设备、人员定位GPS、无线网络传输功能,实现了现场作业智能化。

智能安全帽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材料样品区,了解了智慧工地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具的使用情况,其中工程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智慧工地钢筋的连接形式,将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然后同学们参观了项目建筑内部的具体构造,从建筑排水系统到电气管道的安装,从窗子的建造到阳台的施工,从墙体的抹灰到地面各层的组成,各种建筑构造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工程师带领我们走过文化示范区,整面墙遍布智慧工地的施工规范,这足以证明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遵守规范和秩序永远是最重要的。

工程师讲解工地钢筋连接形式
跟着项目工程师的步伐,同学们来到了工地的生活区,见识智慧工地的日常生活状况。工程师指出,生活区住房都是由众多箱状结构拼装组成,四周的围墙也是厂房预制好的结构通过工字钢拼接而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节省时间,提高材料的重复利用率。随后,工程师又带领我们参观了工地的饭堂、宿舍和篮球场,并介绍了员工的生活情况。与想象中破破烂烂的工地截然不同,智慧工地的生活区干净明朗,井然有序,旁边还有小鱼塘和运动场来提高员工们的生活情趣与身体素质。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会议室与项目部技术人员交流。首先,项目经理向我们介绍了中建八局一公司和协鑫南方总部项目,并播放其宣传视频。在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中建八局一公司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一流的工作作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后,同学和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智慧工地的问题,项目经理一一做出回应。项目经理同时对同学们提出校园学习的建议,在大学校园甚至以后的工作中,学习永远需要摆在第一位,只有学会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处理事情来才能得心应手。会议结束后,场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与项目部技术人员交流

余先锋老师提出问题

罗皓旸同学提出问题
(图文/郑健 18级土木全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