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中最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开始职业生涯之前的预演。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近年来探讨和研究面向工程实践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将毕业设计环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毕业设计实施校内、校外导师双指导制度,今年聘请了36位来自境内外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人员为毕业设计校外指导教师,他们均来自生产第一线,对行业现状和发展有比较明确的把握,并且确保每周能够抽出1-2个单元来指导学生。
今年的毕业设计,突发疫情向所有校内外指导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采用在线远程指导,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向所有师生传达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和进度安排,学校和企业导师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在线指导和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进度。总之希望能够保证毕业设计按原计划进行,达到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减轻疫情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按照学校“开学不返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精心策划在“云端”如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各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集思广益,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尝试各种线上教学指导方式,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例如结构教研室陈兰老师具有丰富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也带过很多年轻教师,往年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授课大部分采用板书或面授形式,为了适应线上教学要求,她利用寒假时间整理以往手稿,制作了10讲PPT,真是干货满满。
整个专业200余名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一个大群,相关通知和资料及时上传,而每个毕业设计小组学生和校内外指导教师建立小群,方便个性化指导和交流。
开学第一天,毕业设计动员会如期举行,季静、王湛、潘建荣等老师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上为200余名同学详细介绍了毕业设计要求、进度安排、校内外导师的作用、答辩等各项具体事宜,整个指导会过程流畅、深入浅出、信息量足,同学们反响热烈。2016级胡正涛同学表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们的关怀和指导。即使不能返校,我们的毕业设计依旧不会停滞,相信归来的我们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在个性化的小组指导中,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帆教授级高工、赖洪涛高工、牛喜山高工、罗志峰工程师和黄泽工程师组成的校外导师团队,在学校导师张海燕、李静和韦锋老师的配合下,对10余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在线指导。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某实际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有很大不同,土木工程专业首次在毕业设计中采用装配式结构设计,为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开展,开学前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对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难度、进度把控等进行了多次线上商讨,并确定了每周一学校导师讲授设计理论课、每周五企业导师讲授设计实操课、平时通过QQ群校内外导师共同给学生答疑的指导模式。
校内外导师通过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屏幕分享等方式给与学生们深入细致的指导,目前学生们的计算模型正在调整中,设计进度不但没有比往年落后,反倒超前了一周多。梁晋升同学说,“建模的整个过程遇到很多之前没有留意过的问题,然而全程获得赖老师的耐心指导,特别是从实际工程角度来指导,暴露了自己的很多不足。除了收获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做结构工程设计需要的一种严谨和耐心态度。”
目前整个组内同学已经养成了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的习惯,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对毕业设计的顺利实施充满信心。由于有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学生们在理论方面以及实操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而校内导师在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过程中,也增长了许多工程经验,这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整个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有序开展,全体师生们都展现出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定能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保证按期毕业,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化应用,不断推动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
(图文/季静 潘建荣 李静 张海燕供稿 土木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