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交四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卓仁、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副总经理张宝兰博士等一行来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正,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郑存辉,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吴波等领导在逸夫科学馆会议厅会见了中交四航局领导一行。
会谈中,李正副校长向梁卓仁董事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理念,表达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意愿。李正副校长表示,在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作为大型国企中交四航局梁卓仁董事长、张宝兰博士来给同学们做报告,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们深入了解大型国企在服务国家战略上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中交四航局梁卓仁董事长、张宝兰博士等与学校、学院领导就校企合作进行了交流探讨。
会谈结束后,在逸夫科技馆报告厅,中交四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卓仁,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副总经理张宝兰博士分别给近200名同学作了《不忘初心使命,不负时代勇担当---中交四航局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筑梦伶仃,圆梦岛隧》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梁卓仁董事长结合“改革开放第一爆”、“四分钱惊动中南海”、远海工程建设的故事,讲述了四航局是如何守初心担使命,在国家需要时,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坚决做到与党的号召同心同向;结合参与建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肯尼亚蒙内铁路,深耕斯里兰卡20年,走进沙特10年,在喀麦隆项目弘扬“南泥湾精神”,在加纳项目组织“护龟队”等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讲述了四航局人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丝路精神”,将企业发展战略紧紧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决做到以国家意志为发展意志;结合梁卓仁本人和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林鸣的故事,把有情怀、有担当的交通从业者的生动实践,矢志奋斗的鲜活案例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分享给同学们,引起现场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和共鸣。
梁卓仁董事长介绍了四航局和华南理工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讲述了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在四航局成长成才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同学们,保持高尚情操,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保持自律自省,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作为建筑工程领域少有的女性技术专家和领导,张宝兰博士结合她自身参与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经历,面临的难点,讲述了中交四航局人是如何迎难而上,最终实现零的突破。
张宝兰博士讲到当他和同事们在远离陆地的牛头岛实验室里,耗时近一年、用坏了5个搅拌机,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后,基础配方才终于出炉,实验过程满含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与艰苦;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她带领团队反复配比了100多吨混凝土,终于研究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在沉管预制上,她带领团队设计制造出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约8万吨的标准沉管,在全世界都从未有人制造过,她因此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巾帼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交建“建设功臣”光荣称号。
“这个项目是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上也是首次提出:沉管隧道要保证120年在海底不漏水。”张宝兰副总经理坦言,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我们国家繁荣昌盛了,有实力去建造这样一座桥。不单单是我,很多人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这个项目能发挥我的作用,所以我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最后,她在表示感谢伟大时代、感谢伟大祖国提供的机会,感谢所有参与人员的努力和家人支持的同时,她勉励同学们心中有梦想,学好基础知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守初心、担使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郑存辉做总结发言中指出,梁卓仁董事长、张宝兰博士的报告向我们展示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交四航局人是如何守初心、担使命,希望同学们以中交集团建设者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习他们她敢闯敢试、走出国门的开拓精神,学习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实现从不可能到可能的奋斗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不负青春韶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土木与交通学院 新媒体中心采编组 图/吴少斌、童立 文/靳铭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