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荣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 2019-07-20

2019年7月18日,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决赛在天津大学举办。

本次比赛有超过60所高校代表队参加初试,经过选拔,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32支队伍进入决赛。经过接近6小时的模型制作及加载,最终由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本科三年级学生苏辰龙、黄世涛,二年级学生覃江裕组成的学生代表队,在土木工程系陈俊生老师、丁小彬老师、潘泓老师带领下,以及研究生陈仕洪、林琛、董耀俊的指导及协助下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最高奖。

本次比赛,要求参赛队伍利用主办方提供的纸板、透明胶带和双面胶制作地下隧道管廊,并埋在模型箱的砂土下,在砂土上施加竖向荷载,最终通过计算方案设计书、地下隧道管廊变形、模型重量以及制作时间的综合得分,取得分高者获胜。自5月份公布赛题以来,苏辰龙、黄世涛和覃江裕便开始进行模型设计和试验,并在研究生陈仕洪、董耀俊的带领下进行了不断的数值计算,同时开始了大量的模型试验。面对复杂的模型截面形式选择,他们前后制作了约二十个模型,力求选择最合理的模型体系。经过前期的准备阶段,他们反复推敲结构形式、重新设计和修改的次数不计其数,最终确定了使用带三角形肋的拱形地下管廊,达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18日上午8点半,比赛迎来开幕式,经过主办方简单介绍比赛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经过一上午的认真制作,在下午1点半,迎来了令人紧张的加载环节,加载要求在40分钟内在砂土上施加总质量为75kg的荷载,并且最终让加载板沉降控制在4mm以内。最终,三位队员凭借其合理的设计理念、优良的制作工艺和沉着的赛场表现,经受住了重重考验,最终将模型沉降控制在3.32mm,获得了本次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7月19日上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颁奖典礼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总数超过2500名的参会代表参加了本次颁奖典礼。

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自2015年发起举办以来,每两年举行一届,至今为第三届。截至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参加了全部三届比赛,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和三等奖1次。

(图文/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参加历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获奖一览

年份    大赛名称    获奖荣誉

2015年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上海    三等奖

2017年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南京    二等奖

2019年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天津    一等奖


附注:

获奖等级: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

指导老师:陈俊生、丁小彬、潘泓

团队成员:2016级土木工程专业苏辰龙、黄世涛,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覃江裕

作品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分为隧道端部和隧道本体。隧道本体采用拱形隧道衬砌,并通过等腰三角形肋加强隧道的纵向刚度。隧道端部为防止加载过程漏砂,采用了环形肋加固,实现了隧道稳定性和材料用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