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治水 人人参与”水环境保护主题宣传讲座
发布时间: 2017-12-25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养,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人水和谐的理念并引导同学们树立环保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2017年12月21日,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利系邀请到了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常向阳教授和广州市河涌管理中心的李工为大家开展了一次以治理水体和海绵城市与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水利系副主任程香菊老师主持。

广州市河涌管理中心的李工给同学们普及了用于广州市治水投诉平台和处理平台的“广州治水投诉”公众号,向大家介绍了公众号的各项功能,其中,投诉成功的红包奖励让同学们兴奋不已。李工向大家讲解了关于广州市河涌治理的现状与展望,通过现场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广州市曾经的多条黑臭河涌及部分治理后的成效。随后,李工又向我们普及了河涌的种种治理措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同谱治水曲,共圆清水梦”的建设道路上来。

据介绍,《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河长的“含金量”,扩宽了河长制的覆盖范围。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由市委书记任市第一总河长,市长、副市长分别担任市总河长、副总河长,各区委书记担任本区总河长;不仅河涌要有河长,全市江河、湖泊、水库、山塘都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到20176月底前,实现全市河湖河长制全覆盖;此外,还要加强公众参与,聘请民间河长,开展党员认领河湖等活动。李工对同学们关于河长制提出的问题也一一进行解答。

图1:广州市河涌管理中心李工

广州大学常向阳教授进行了以海绵城市和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科普及宣讲,常教授幽默地和大家打了招呼,并鼓励同学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思考。常教授讲解海绵城市过程中,提到了“要跳出水来谈治水的问题”的思路,梳理海绵城市(LID)的源起和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探析雨洪治理、弹性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与科学内涵,以及目前对海绵城市的诸多争议,从技术、经济等多个角度加强同学们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环境教育中,常教授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台湾省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相关环境教育实例,说明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到,台湾的环境教育法成立同样经过了许多波折,但是环境教育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从观念上发生改变,成立之后所带来的成效,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到了提问环节,同学们一次次踊跃的提问让常教授赞赏“这是一个好问题”,同时,常教授旁征博引的回答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图2: 常向阳教授耐心解答同学疑问

通过开展水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搭建公众与政府的沟通交流桥梁,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增进公众对治水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使更多的治理主体主动参与到水环境治理中来,共同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