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论坛】欧洲青年学者来校交流,“砼人飞跃”分享会开讲
发布时间: 2017-04-14

由际昆博士介绍研究内容

杨宇光博士介绍研究内容

4月13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土木与交通学院分论坛(第12场)暨“砼人飞跃”经验分享会在交通大楼604会议室举行。砼人飞跃”经验分享会衍生于我校“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提供一个学院青年学子的交流平台,邀请海外青年学者为学院师生分享留学深造、学习工作过的大学或科研机构简介、科研心路历程、研究经验心得等内容。来自挪威海洋工程设计Sevan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由际昆博士,与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助理教授杨宇光博士,和土木与交通学院的师生们分享了其在海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的师生四十多人参加了报告交流会。

由际昆以“海洋水动力学在海洋平台设计中的应用”为题,结合最近的项目经验,介绍了海洋水动力学在平台设计中的一些应用,如前期的浮体概念选择,半潜平台总体性能评估以及锚泊和立管系统设计,并对他们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分析。  

杨宇光以“混凝土剪切理论发展及其在规范中的实现” 为题,报告了他关于混凝土抗剪理论的研究,以及欧洲混凝土剪切规范的沿革,以及从事的与现有混凝土桥梁结构安全评估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学术报告环节结束后,两位学者还分别介绍了挪威科技大学、挪威海工设计Akersolution和Sevan公司、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相关情况,分享了他们在留学深造、研究经验和心得体会等内容。两人的报告内容激发了在座师生们的浓厚兴趣,师生们分别就感兴趣的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探讨。会后,两位学者还分别参观了学院实验室,与相关学科的团队进行了更深入的学术探讨。(图文/通讯员 苏图 土木与交通学院)


报告人简介:

由际昆分别于2006年、200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2012年在海洋工程领域著名的挪威科技大学攻读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博士学位(导师是该领域知名的专家Faltinsen教授),研究课题是数值水池在浮体波浪力和运动计算方面的应用。2012年至今,先后在全球知名的海工设计公司挪威Akersolution和Sevan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负责大型浮体水动力性能评估,锚泊和立管系统设计以及新型浮体开发等工作。

杨宇光于200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7年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无剪切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剪切强度理论。博士期间建立了Critical Shear Displacement理论。该理论为第一个基于物理意义的混凝土剪切破坏模型。该理论受到多位国际混凝土结构领域专家,如Aurelio Mutton, Steve Forster等教授的认可,并因此荣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及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青年工程师成就奖。博士毕业后留校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至今。现为欧洲混凝土结构规范剪切破坏理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制欧洲结构混凝土规范(剪切相关)。同时为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 (RILEM) 技术活动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成员。兼任荷兰交通部技术顾问,参与制定混凝土荷载测试规程及现有结构评估规范。

迄今已主持多个荷兰交通部大型实验课题。系统地设计并实施了200多组大型混凝土梁的足尺剪切试验,提出了一整套精确的安全性能计算方法。作为计算方法的补充,将声发射技术和桥梁荷载试验结合,用于评估桥梁的实际结构性能从而实现的智能荷载试验。已在国际期刊、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并为多个国际期刊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