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阵地,聚力创新,聚焦服务,扎实推进学院学生工作新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学生工作2016年度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 2016-12-30

2016年,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两工程一计划一行动”的实施,即“标杆工程”、“卓越工程”、“百步梯攀登计划”和“岭南追梦”系列活动,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主线,守好阵地,聚力创新,聚焦服务,创新谋事,扎实推进学院学生工作新发展。经筛选,推荐以下内容为学院学生工作2016年度十大新闻:

一、学生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卓有成效。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 2016年,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岭南追梦”党建工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学生党支部积极行动,贯彻落实;辅导员带头见学,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实现活动的价值引领。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组织党员积极注册“岭南追梦APP”,关注度、活跃度位居学校前列;在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学院党委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展 “手抄党章100天”、教授讲学、网络考学、宣传栏学习、微信公众号传播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发动全体学生党员积极参与、认真落实,形成良好局面。学院研究生2016级党支部副书记张桂林完成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九期学习锻炼,合格结业。

辅导员奔赴广东各地见习贯彻落实“岭南追梦”

张桂林参加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九期学习    学院党委开展“手抄党章100天”活动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亮点频现。

学院各专业各学科师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为学院和学校赢得荣誉的同时,开创学院“三创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新局面。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简武荣同学在20156月至20163月,共发表了6SCI专业期刊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technology(纳米科学工程top期刊,SCI二区,IF=3.821)发表论文1篇,在冲击波物理专业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SCI三区,IF2.183)发表论文2篇;2012级工程力学创新班学生马东鹏在本科毕业前夕,以第二作者(导师刘逸平教授为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研究论文发表于SCI二区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在参加科创竞赛方面,学院周宇骏、孟巅等多名研究生、本科生在第九届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ICCEM)中表现突出,囊括了一等奖(唯一一名)、二等奖(共评出2名,学校与清华大学并列)、三等奖和优胜奖共4个奖项,总成绩优异,在十二支参赛的高校中名列第一,这也是学校学子在此项国际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学院研究生简武荣、黄健彰获广东省优秀学生荣誉。学院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郑凯翔、王逊达和卢健东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截至2016年,我校共参加10届此赛事,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6次、二等奖2次和三等奖1次、优秀组织奖8次的好成绩,在全国参赛高校中获得一等奖累计次数排行第三。

研究生简武荣、马东鹏与他们发表论文的期刊

三、深化“追彩虹”、“学标杆”的共同理念,让卓越成为我院学子的新标签。

2016年,在学校各大标杆工程项目评选中,学院成绩不菲:本科生2013级工程力学专业廖子陞专荣获学校“十大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标兵”称号;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潘梓琪同学荣获学校2016年度“十大感动华园”年度人物称号,2012级工程力学苏盛开为主的“华工小灯神”团队荣获感动人物提名奖;吴焯雅、罗晗等为首的砼路人团队荣获2016年度“十大卓越团队”称号。 2014级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陈百曦获2016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2013级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罗晗同学用自己的勤奋学习、砥砺品格和全面发展践行着习总书记“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八字真经,成功获评 “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共青团中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全国学联自2014年起联合设立,全国50名)。

陈百曦(前排右二)获 “十大三好        罗晗(右二)和砼路人团队获“十大卓越

学生标兵”称号                               团队”

四、我院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潘梓琪同学成功挑战《最强大脑》

2016年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三期节目中,来自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潘梓琪同学成功挑战全球首创的挑战项目——“盲填立体数独”,难度直击人脑极限。从第三届“极忆杯”全国记忆力挑战赛专业组冠军,到世界脑力锦标赛广州区域赛,昆山中国赛,再到成都世界赛,一路披荆斩棘,潘梓琪同学斩获第二十四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赛总成绩第五名,并在世锦赛上以总分排名12的战绩斩获“特级记忆大师”称号。目前,他的世界综合排名处于第27位。

潘梓琪成功挑战江苏卫视《最强大脑》

五、积极打造一流团学组织,成效初显。

2016年,是我院团学组织制度管理建设年,通过执行《辅导员工作手册》、《研究生管理文件汇编》、《本科生管理文件汇编》、《学生党建工作手册》等,对各种学生事务进行了分类,整理更新了管理制度,完善了学生事务流程介绍,确保学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生事务管理更为便捷有效。学院团委荣获“先进团委”,学院学生会再荣获“红旗分会”荣誉称号。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再次荣获“表扬团总支”、研究生分会再次荣获“表扬研分会”荣誉;学院荣获科技文化节“优秀组织奖”。

2016年我院砼人携手互助(PAL)工作站评选为广东省第四届“高校事务管理精品项目”之一。 “砼人携手互助工作站”(Peer-Assisted Learning,简称PAL),作为华南理工大学首个以学院为试点单位提供大学生学业上朋辈互助的工作站,立足于搭建一个免费的学业朋辈互助支持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该项目同时入选共青团广东省委《团青优秀案例集》。

我院砼人携手互助(PAL)工作站评选为广东省第四届“高校事务管理精品项目”

六、学院校企合作继续深化,继续拓宽,实现双赢

2016年,学院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开展相关工作,第三届暑期实习生网络招聘月活动,累计发布46家单位的暑期实习信息,提供实习岗位近130多个;碧桂园集团捐赠8万元赞助我院2016级迎新活动以及举办 “碧桂园广清杯”第十三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结构设计竞赛,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碧桂园广清杯”赞助我院迎新工作、 第十三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结构设计竞赛


七、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2016年,学院党委着力于学习型学工团队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级主任工作研讨会、学生工作专题会议等,提升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级主任业务能力与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目前团队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高级礼仪指导师”1名,“SYB创业培训师”2名,“生涯规划师”4名。

2016年本科生辅导员张冬利申报国家教育部思想政治课题1项并获得立项支持,提交的论文荣获2016年度全国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18篇);本科生辅导员郭瑞玉获得广东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我校目前最好成绩)。

学院召开班主任级主任培训会          郭瑞玉(左二)荣获广东省高校辅导员

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八、学院成立“心力量”工作室,为我院学子提供咨询与服务。

2016年,学院积极搭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举办主题工作坊、心理讲座、培训、调研等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积极探索。成立“心力量”工作室,作为学校的二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站,工作室分为咨询室(沙盘室)和团体活动室两个部分。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就业升学、交友婚恋等问题产生的困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工作室老师开展心理咨询                     工作室沙盘游戏

九、学院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佳绩。

2016年,学院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取得较好成绩。5月,学院研究生足球队获学校研究生男子足球联赛季军;学院研究生羽毛球队获学校研究生羽毛球联赛团体亚军;11月,学院研究生获第三十三届研究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五名,并获精神文明奖第一名;12月,学院研究生篮球队获学校研究生男子篮球联赛季军,女子篮球联赛亚军;学院2016级研究生彭昕杰闯进“西湖之声”研究生十佳歌手大赛总决赛,并荣获“十佳歌手”称号。

学院研究生获2016年校篮球联赛男子季军女子亚军  研究生彭昕杰(右四)获“西湖之声”十佳歌手称号


十、90后工科男生苏盛开创办“华工小灯神”,实现网络微公益

土木与交通学院2012级工程力学创新班(2016级研究生)、学校2016年优秀党员苏盛开,从一位在学院学生工作QQ群中热心回复同学咨询的同学,到团支部书记,再到本科生党支部支委,最后带领一帮热心的同学创办“华工小灯神“微信公众号。他就如“灯神”一样, 收集许愿者关于组队、交友、转闲物、脱单等各种心愿,通过“华工小灯神”微信公众号推送出去,帮助他们实现心愿。团队刚成立一年的时候,就累计收到心愿5000余个,实现了其中2600余个心愿,背后的人情着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最终,小帮忙成了大事业,小灯神团队将走进白领,走进社区,在公益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公益中赢得未来。“华工小灯神”的成功,受到来自华工、华农、华师、广外艺等周边各高校的近2万多名在校大学生关注和追捧,受到腾讯、《信息时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宣传。他们用自己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青年大学生要多思考多行动少抱怨,你也可以创新思维开拓一个新模式。

 “华工小灯神”团队成员                              创始人---苏盛开


(图文/学院学生工作室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