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交通学院路桥专业学生参观港珠澳大桥
发布时间: 2016-12-27

“飞架伶仃洋,凝聚粤港澳”。2016年12月18日,土木与交通学院2013、2014、2015级近百名路桥专业的同学,赴珠海参观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长大)第二分公司余立志副总经理、罗锦鸿书记带领港珠澳大桥CB04标项目团队热情接待了师生们。

罗锦鸿书记致欢迎词

余立志副总经理作报告

当天上午,余立志在CB04标项目经理部报告厅为师生们作了报告。余立志是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土建专业2000届校友,毕业不到六年开始担任项目经理。据了解,他所主持的项目均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为广东长大培养了大批管理骨干。2009年被聘为广东长大二分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3月份临危受命,又同时挑起了管理港珠澳大桥CB04标项目的重任。到任后,余立志科学优化施工方案,全面整合项目资源,大力协调各方关系,在施工作业条件极度受限的情况下,三个半月时间完成了常规模式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充分显示了这位华工的校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超强的协调能力。

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纪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是一项开创世界桥梁建设新历史的超级工程,作为港珠澳大桥长大公司CB04标项目经理,余立志对于这项超级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余立志以“三大关系、三大理念、三场战役”向师生们阐释了工程的建设情况。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从一而终、积力众智、坚定信念”这三大理念始终贯穿大桥建设攻坚团队,长大公司的建设者从2012年开始,历时4年打赢了CB04标的三场战役:利用分离式胶囊柔性止水方案进行墩台安装、超重钢箱梁吊装和“海豚”桥塔空中转体吊装,桥梁主体在今年6月顺利合龙,目前桥面铺装工程正在紧张推进。在场的师生深深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

余立志还分享他在华工求学期间,同样在张丽娟老师带领下参观虎门大桥的经历,同学们无不感慨时光荏苒以及一届届传承的师生情谊。

意气风发的同学们

认真聆听

下午,阳光明媚,海风微拂。同学们踏上了心中仰望已久的港珠澳大桥的桥面。从远处望去,港珠澳大桥三组白色的桥塔——“风帆塔”、“白海豚塔”、“中国结塔”清晰可见,大气而优雅,在一望无际的蔚蓝色背景中成为完美的点缀。

车经过引桥,开上了港珠澳大桥桥面。在CB04合同段,广东长大的技术人员为我们介绍了大桥沥青路面的先进的铺装技术:为了保证钢桥面沥青高标准的铺摊,广东长大研发、进口了多套先进设备用于桥面的除锈、防水、沥青骨料加热、铺摊等各个环节,工程质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在“白海豚”桥塔下,测量工程师杨磊为同学们介绍了桥塔整体吊装的过程:大桥上三座“海豚”桥塔分别高105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重达2600多吨。 从设计、制造到滚装上船、180°翻身、起吊、空中竖转、横移就位与栓装,每一步都充满挑战。2015年8月24日首座钢塔成功吊装;2016年1月16日,第2座钢塔成功吊装;今年6月2日,最后一座“海豚”钢塔成功吊装完成,前后历时三年半之久。类似大型钢塔整体吊装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广东长大连续完成了三次大型钢塔的整体吊装,在世界桥梁史上创造了新的历史。

在余立志校友和工程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参观大桥的其他构造,了解了大桥的多个设计和建设理念。港珠澳大桥,是拥有世界桥梁建设顶尖水平的超级工程,本次参观学习,使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在未来,我们新一代的工程师们必将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的“工匠精神”的感召下,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连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