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上午,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院教授、交通仿真领域国际知名学者刘蓉晖博士应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邀请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路径选择与信号控制的动态模型》的学术报告,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系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蓉晖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刘蓉晖教授首先讲解了交通规划中的出行者路径选择问题,然后讲解交通信号控制与路径选择的动态相互作用及其解析模型,重点讲解了不同信号控制策略对路径选择和驾驶行为的响应机制,以及稳定需求下系统稳态转换非稳态的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自适应控制能显著降低单个交叉口的车辆延误和排队长度;然而从交通网络的角度,自适应控制会增加整个网络出行者的出行距离,因此对于区域信号控制应考虑出行者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来权衡系统出行成本,其研究成果对缓解交通拥堵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报告会后刘蓉晖教授对在座老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交流。
附个人简介:
刘蓉晖博士,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院教授,社会兼职:IEEE Transac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副主编、IET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 Simulation 会议系列创办会员、北京交通大学荣誉教授。
其主要研究是开发计算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分析交通网络中的动态和复杂出行行为和交通干扰。她开发了DRACULA微观仿真模型,这些模型已经成为开发蓝天研究和测试新思想的唯一工具。她的研究领域在交通研究中拓展了很多主题,例如交通流分析和出行行为建模,ICT和智能运输,以及公共交通运营和可靠性分析。她对这些主题的相互关系,以及估计、设计和评价他们的网络影响方法特别感兴趣。她的论文已经被广泛地发表到国际同行评审的杂志,以及受到欧洲委员会,沃尔沃研究基金,英国研究委员会,交通部高速公路机构,伦敦交通部和交通咨询部门与当地机构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