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参观实习及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6-07-06

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一体化超级交通集群工程,东接香港,西连珠海、澳门,总长近50公里,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为了让同学们能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一世纪工程,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科生毕业实习,2016年3月4日,土木与交通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地下结构班的同学们在莫海鸿、曹洪、潘泓、刘叔灼、潘卫东、陈俊生、骆冠勇、郭文瑛等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港珠澳大桥进行实地参观。

当天早晨,老师、同学们抵达珠海后,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技术人员的陪同下,乘船前往桂山岛参观港珠澳大桥沉管段的沉管预制厂,并对沉管管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管节拼装及沉管浮运等工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了解。

师生们于沉管预制厂合影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技术人员为师生们讲解沉管预制、运输

中午回到珠海市区后,师生们在大桥管理局观看了港珠澳大桥三维动画模型展览及工程介绍视频资料,对港珠澳大桥建设有了更清晰的整体认识。

港珠澳大桥三维动画模型展览

下午,师生们前往珠澳口岸九州桥参观,大桥管理局技术人员对九州桥的结构形式及建造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师生们于珠澳口岸九州桥合影

一整天的毕业参观实习,让同学们能在这一世纪工程接近尾声之际,亲身感受令人震撼的施工现场,对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技术和施工工艺有了深入了解和认识。

7月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主任陈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交通大楼学术报告厅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沉管法隧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港珠澳大桥为例”的学术报告,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王湛教授主持了报告会。陈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职,长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等工程及科研工作,参与多条沉管隧道的建设工作,陈总根据多年的工程和科研经验,结合世界上标志性沉管隧道案例生动介绍了沉管法隧道工厂化预制、沉放施工等方面的主流技术及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沉管隧道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副院长王湛教授主持报告会

陈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学术报告会

通过上述参观、交流活动,加深了我院师生对于沉管隧道技术及港珠澳大桥工程的了解,增强了本科生毕业实习的教学效果,加强了我院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联系。(土木工程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