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下午,学院邀请广东省交通厅贾绍明副厅长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为华工学子作了题为《广东公路交通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学术报告。土木与交通学院苏成院长、李美春副院长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苏成院长主持
贾绍明副厅长,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设计,交通建设管理工作。历任公路设计院测设副队长、省交通厅基建处长、交通造价站站长。现任交通厅副厅长,分管交通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广东交通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为交通行业造价管理排头兵,发表了多篇交通建设管理论文、著作。

贾绍明副厅长演讲中
贾副厅长首先向师生介绍了广东公路交通发展现状。他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效突出。在“要想富 先修路”的建设理念指导下,201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1.6万km;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018km,居全国第一,实现“县县通高速”。全省基本形成了“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和“粤东西北与珠三角3小时经济生活圈”,形成了以珠三角为核心,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为主干、县乡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发达公路网。在广东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路交通大发展功不可没!
在桥梁的建设方面,面对广东“濒临南海、江河密集”的水网特点和“等级低、渡口多”的公路特点,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首先实现公路投资体制的创新,即“贷款修桥、收费还贷;以桥养桥,以路养路”,广东公路桥梁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广东是中国大跨径桥梁创新发展的先行地,广东已建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十余座,上世纪90年代,“山东路,广东桥”享誉全国。广东争当推进桥梁技术创新的排头兵,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是广东在建的代表性、标志性工程。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海中桥梁23km,还有6km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虎门二桥主桥为两座悬索桥,是我国在建最大跨径的悬索桥。多项创新技术应用于这两座举世瞩目的桥梁建设工程中。
广东省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建设工程发展迅猛。2014年建成通车的广乐高速公路大瑶山隧道群,长24公里,有13座隧道组成,6座超过1公里,最长4.2公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国内第一例、世界第二例先铺法施工的外海沉管隧道工程,规模大、工艺新、难度高,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了沉管安装工艺和施工组织方法。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长255米,穿越建设条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拱北口岸,采用长距离曲线顶管+冷冻帷幕止水开挖施工,该施工技术是国际首创,工程施工风险极高。

学术报告会会场
贾副厅长强调,公路交通建设大发展,仍是“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广东将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新增通车里程将达到约4000公里。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粤境段和贯穿我省东西的汕湛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加快推进跨珠江口通道的建设;新建成高速公路出省通道10条;实现与各陆路相邻省区之间拥有5条或以上高速公路通道,与港澳间6条高速公路通道;实现珠三角核心区通往粤东有3条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粤西6条公路高速通道(含通云浮)、通往粤北9条公路高速通道。有序实施瓶颈路段的改扩建,畅通都市圈、城市群的内部通道和对外通道,加强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的辐射。广东还将着力于普通公路的改造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广东公路交通任重道远,充满挑战与创新。贾副厅长指出,围绕“交通运输更通畅、居民出行更平安、运营管理更智能、行业发展更绿色”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要开展以下工作:第一,要攻克建设关键技术,再建智慧、绿色公路;第二,要开展养护技术研究,提高公路服役性能;第三,加强公路交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高校是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贾副厅长高度评价了华南理工大学在道路、桥梁、智能交通方面的科研水平,告诫同学们抓住机遇,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夯实基础,开拓进取,成为新一代有担当、有能力、有责任的交通人!
贾副厅长的报告深深地激励了同学们,作为路桥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发同学们学习路桥专业的兴趣,明确未来学习的目标。相信华工学子定会秉承广东交通人的精神,抓住广东路桥大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工作中披荆斩棘,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图/连维越 文/连维越)

贾绍明副厅长和学院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