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 2015-10-19

10月18日,为期4天的“云南建工杯”2015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美丽的昆明理工大学圆满结束。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109所高校的110支队伍参加,参赛师生达600多人,创下历届大赛规模之最。

模型制作现场

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参赛作品《麟鸿桥》由土木与交通学院李森瑞、郑俊泓和王颖阳三位同学在教师指导团队(王湛、何文辉、陈庆军、季静、韦峰、刘幕广,领队老师:王燕林)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共18小时的现场模型制作、加载测试比赛、专家打分和叙述答辩等环节,最终以第7的总成绩荣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参赛队员安装作品模型

2015年第九届大赛赛题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选定对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有着非凡意义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作为赛题背景。赛题要求参赛队伍将山地桥梁结构设计、工程实际情况、手工与3D打印装配等理论技术相结合,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两段桥梁模型与给定的山体模型紧密搭接起来,在总重量为150—400克的两段桥面上加载2公斤、4公斤的模型小车为比赛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分为A、B两段,均采用了梁柱体系,A段采用张弦梁这一自平衡体系来实现大跨度桥梁中材料用量和安全性能的平衡,并通过密集柱的形式减小了主梁截面,B段通过提高3D打印节点的刚接程度以提高模型承载能力。

在比赛中,我校参赛选手沉着冷静,“麟鸿桥”模型经历两次成功加载最终以A段105.2g、b段88.2g的自重,两次加载时间累积不超过2分钟的好成绩取得第七名,荣获一等奖。

获奖后参赛师生合影

回顾自6月份收到大赛邀请函以来,学校教务处、学校团委和土木与交通学院对此次比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教务处、学校团委和学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参赛师生购买前期试验3D打印机、竹材等器材物资经费支持,给予参赛学生在荣誉评选、保研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学院领导支持师生前往比赛现场观摩学习。

面对此次新颖的题目,模型的设计制作给队员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前期的校内选拔赛中,队员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指导老师和学生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团结一致,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土木工程系何文辉、陈庆军等专业老师更是牺牲暑假休息时间,给予参赛学生全程悉心指导,从10支队伍中经过几轮的选拔挑选出李森瑞、郑俊泓和王颖阳三位同学代表我校参赛。在经历数十次的设计、制作、实验、修改模型后,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合理的设计方案。

据悉,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由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是土木工程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学科性竞赛,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截至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共参加九届国赛,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5次、二等奖2次和三等奖1次、优秀组织奖7次的好成绩,在全国参赛高校中获得一等奖累计次数排行第三。(图/文  王燕林  土木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