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俊贤老师
近日,广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14年《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广东特支计划”)的入选名单并完成公示(http://www2.scut.edu.cn/s/41/t/18/c3/71/info115569.htm#16),土木与交通学院赵俊贤老师入选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全省共98人入选,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有10人入选。
据悉,“广东特支计划”是我省于2014年起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多元,有重点地支持我省约3000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其中,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针对工程技术领域,重点支持35周岁以下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且研究方向、技术路线有重大创新性和产业化前景的青年拔尖人才。(图文/土木与交通学院)
附:赵俊贤老师简介
赵俊贤,博士,讲师,201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曾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编委。曾获“2011年度刘恢先地震工程学奖”(全球遴选的十位获奖者之一),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校级培养对象,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精工杯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十五届“优秀博士论文奖”。
一直扎根于钢结构抗震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在国际权威期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EESD)、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JSE)、Engineering Structures (ES)和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发表SCI论文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SCI论文他引32次、单篇最高他引18次(Google Scholar)。提出十字内芯耗能支撑无焊接组装技术,解决了焊缝应力集中引起的支撑过早断裂问题,成果被EESD评为2011年10篇热点论文(most accessed article);首次发现耗能支撑节点转动效应对其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考虑“支撑-结构相互作用”的全新设计理论构架,突破了基于构件的传统研究思路,成果被ASCE-JSE和ES审稿人分别评价为“开创性研究”和“作出重要学术贡献”。相关成果已被行业标准《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采纳。
个人学术研究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unxian_Zhao
相关网址:
入选名单公示
http://cxtd.gdstc.gov.cn/HTML/rcpt/tzgg/1429875238308-6008844143674970196.html
南方日报《329名本省高层次人才成扶持对象》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5/13/content_7427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