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锡根大学张传增教授为土木与交通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14-12-15


张传增教授作报告

现场互动

张传增教授作报告

现场互动

2014年12月11日下午,随团来访华工的德国锡根大学张传增教授在土木与交通学院作了题为“冲击载荷下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动裂纹分析”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土木与交通学院黄培彦教授主持,工程力学专业五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张传增教授首先介绍了结构鲁棒性的概念和智能材料的应用领域,然后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带领的科研小组近年来在功能梯度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讲解了冲击载荷下含裂纹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基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张教授已经完成了一种高精度智能材料传感器的设计和实现了用电流测量、控制压电材料的裂纹走向,在保护重要的工程结构时能发挥极大作用。另外,张教授还就中德高校体制区别与竞争力比较、中德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对比与思考。他首先认为我国高校专业的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必须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造成人才浪费;其次重提了大学的开办目的是教学和科研,二者缺一不可,但当代中国高校的制度导致科教人员倾向科研成果,忽视了对教学的投入,且大学“难进易出”的现象也使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这些现象都跟德国有很大差异。最后,张教授指出我国拥有全球第一的高校数量且中国学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这些都是我国未来在人才培养上与其他国家竞争的资本和优势。

张传增教授激情洋溢的讲座,激发了广大听众的科研兴趣。报告会结束前张教授就相关力学问题及科研经验等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要诚信,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成为掌握精湛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图文/土木与交通学院工程力学系)

主讲人介绍:

张传增教授,德国锡根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1977年考入同济大学。1980年被中国教育部选拔为首批公派留德大学生,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与世界著名力学家Achenbach教授合作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从1990年开始在德国多所知名大学任教授。张传增教授在工程材料与结构的断裂与损伤分析、智能材料与功能梯度材料断裂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担任Advances in Materials and Mechanic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主编或编委。发表高水平论文600多篇,从事多项德国科研基金会、德国教科部等资助的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