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交通学院学子首夺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桂冠
发布时间: 2014-09-11


一等奖代表队部分成员及指导教师(右一)合影

三等奖代表队部分成员及指导教师(右一)合影

一等奖代表队部分成员(从左至右:何宇俊、李

玥、吴友宝、黄日楚)及指导教师李弘扬(右一)合影

三等奖代表队部分成员(从左至右:杨馨、刘芳芳、陈伟伦、方眠)及指导教师李弘扬(右一)合影

一等奖证书三等奖证书

一等奖证书

三等奖证书


日前,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第七届“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ICCEM)”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华工土木与交通学院王幼松教授、李弘扬老师和闫辉老师指导的两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黄日楚、李玥(本科生)、吴友宝、何宇俊、陈伟纲组成的代表队,在参赛作品“Research of Precise Indoor 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Handset QR cod(基于手机二维码的室内精准定位系统的研发)”中提出了创新性的室内定位方法,与传统的室内定位方法对比起来,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凭借着充满创意的思想、成熟的产品以及决赛答辩时的出色表现,在决赛时反超香港理工大学,首次摘获该项比赛第一名(一等奖),这是我校在参加该竞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方眠、刘芳芳、黄亚男、杨馨、陈伟伦组成的代表队,凭借参赛作品“Gardens in the Sky Smart Cities with Green Roofs(广州市屋顶绿化节能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获得第五名(三等奖)。

据了解,“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ICCEM)”是由清华大学主办、香港金门建筑有限公司赞助、面向高校在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建设工程与管理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型的国际性竞赛。“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自2007年举办以来,每年举办一届,竞赛从第五届开始面向全球高校征集作品,并得到了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成功地扩展为国际性赛事。该项竞赛鼓励参赛选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包括工程技术、建设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经济法律、人文社科、计算机技术等来解决建设工程与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竞赛对促进和推动同学们进行探索性学习、创新性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时也在推动和丰富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及创新性研究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届赛事初赛报名共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200多组作品,近800位选手参加了竞赛角逐。经过两轮严格的评审,最终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马拉-沙艾尔姆工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共12组队伍赴北京进入决赛角逐。决赛包括12分钟的现场PPT展示环节和8分钟的答辩环节,均需使用英语表达,竞争十分激烈。最终评选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优胜奖。(图文/黄日楚 编辑/巫剑伶 土木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