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我院雷玉桃教授、颜波教授、钟永红教授、赖伟娟副教授获批立项。在此,对四位老师表示祝贺。
本次我院荣获4项立项,不仅体现了我院日益提高的科研水平,也体现了我院立足实践、勤恳深耕的科研作风,更让我院的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极大鼓舞了我院师生的科研热情。我院将更加重视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和管理,提前规划、有序布局,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经验分享会等活动调动广大师生的申报积极性,提高申报项目质量。
序号 | 课题名称 | 姓名 | 工作单位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批准号 |
742 | 碳交易市场驱动高耗能行业减排的长效机制与政策设计研究 | 雷玉桃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般项目 | 应用经济学 | 23BJY055 |
775 | 基于碳配额分配优化和碳期货设计的碳市场流动性提升路径研究 | 颜波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般项目 | 应用经济学 | 23BJY088 |
805 | 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背景下全球金融周期生成机制及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 | 钟永红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般项目 | 应用经济学 | 23BJY118 |
922 |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数字化赋能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 | 赖伟娟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般项目 | 应用经济学 | 23BJY235 |
雷玉桃教授《碳交易市场驱动高耗能行业减排的长效机制与政策设计研究》
高耗能行业既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世界制造大国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本课题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及配套政策演变过程、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水平时空演化规律等典 型事实特征,拟构建分阶段碳交易市场驱动高耗能行业减排作用机理的长效机制理论模型;从实证上探究碳交易市场减排长效机制驱动高耗能行业达峰及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检验长效机制的区域、行业异质性;最后试图提出能发挥减排长效机制,并实现高耗能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碳市场政策设计方案。
颜波教授《基于碳配额分配优化和碳期货设计的碳市场流动性提升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
(1)考虑地区特征的碳配额分配规则制定。
① 金融发展状况对碳配额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探究金融规模、金融地理密度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碳配额分配的具体影响方向和作用大小。
② 经济集聚状况对碳配额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
③ 区域碳转移责任测算。构建碳排放模型描述区域碳排放与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各指标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估计。
④ 碳配额分配机制对比分析。构建效率优先的配额分配规则、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综合性配额分配机制。
(2)考虑行业特征的最优配额有偿分配比例的计算。
(3)基于区域碳市场的碳期货产品研究。
钟永红教授 《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背景下全球金融周期生成机制及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
项目针对本轮强势美元周期下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转型的新形势,系统研究全球金融周期生成机制的新变化以及全球金融周期对中国溢出效应的新问题。项目构建包括宏观政策和微观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全球金融周期中流动性与风险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变化趋势,论证货币主导国货币政策博弈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研判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外部冲击的最优政策组合,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转型下中国货币政策如何兼顾“内外均衡”,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赖伟娟副教授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数字化赋能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
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服务产品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课题围绕服务贸易数字化和货物贸易服务化两个趋势,着重探究数字化赋能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全球价值 链重构下如何提升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课题研究创新之处一是深入到要素、行业和数字化方式微观层面深入探讨数字化赋能服务贸易发展具体作用机制,测算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进步在不同数字服务行业以及对服务贸易二元边际的贡献。二从新要素的贡献差异、数字化交付国际竞争力差异等维度研究数字赋能在行业中的差异性,进一步验证数字化赋能的作用机理和着力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不仅代表了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准,也是体现高校社科研究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自设立以来,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