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金融前沿论坛回顾 |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财政发展”

发布者:邓芷琪发布时间:2023-05-23浏览次数:379

为统筹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517午,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藉着经济与金融前沿论坛的平台,邀请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邓力平于经济与金融学院圆形报告厅作题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财发展”的讲座党委书记黄国清党委副书记、院长孙坚强,行政副院长、学院行政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何丽云,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林峰教授率领学院党员师生们聆听讲座,深入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特色财政(财税)发展来龙去脉、研究方法方向。

邓力平教授


邓力平教授首先从公共产品的概念切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入手,讲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中中国财政的定位、职能以及如何持续推进。邓力平教授还结合自身研究和工作经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述了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到新征程各个阶段中国特色财政(财税发展历程和特点

邓力平教授指出,中国财政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发达国家现代财政制度共性与个性结合中提炼出我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努力把现代财政制度的共性与我国的个性相结合新征程上持续推进既有共性更有个性的财税制度

邓力平教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与“两个毫不动摇”对应的市场经济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与“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性优势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讲座现场


讲座最后,邓力平教授勉励师生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把握好“既有共性、更有个性”“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立足财政(财税),走出财政(财税)”的三大原则持续推进中国特色财发展构筑中国经济学自主语言体系。

丰富的演讲内容与生动的演讲方式引起现场师生的强烈反响和阵阵掌声。本次讲座使师生受益匪浅,增进了师生对中国特色财的了解。


党员教师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