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代会】《南方日报》整版报道华南理工大学办学成就

发布者:陈聪发布时间:2020-06-15浏览次数:404

【转自学校新闻网】

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明日即将召开,这是华南理工人再加速的号角,指引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力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6月15日,《南方日报》以《扎根中国大地 迈向世界一流》为题刊登整版报道,回顾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教育部党组、广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进取、务实担当,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办学格局深度拓展,办学质量快速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面建成,并展望了新百年办学的新征程。报道全文如下:

报道版面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今年,这项国家最高级别的大学生“双创”大赛将在华南理工大学(下称“华工”)举办,也必将再次擦亮该校“三创型”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

  扎根中国大地,迈向世界一流。

  近年来,华工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办学指标飞跃上升。尤其是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任务,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奋勇争先谋跨越,肩负时代担当。

  在华工第十七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华工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在新百年办学新征程上,华工将乘风破浪,奋勇争先,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需求的进程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冲刺世界一流大学,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打开新局 “一校三区”扎根大湾区

  近日,一个好消息传来,令师生振奋不已:华工广州国际校区二期项目加快筹划准备,即将破土动工。

  2019年9月,随着2419名本科和研究生新生首次进驻,华工广州国际校区盛装启航。广州国际校区项目是华工新百年办学的重大工程,也是“双一流”建设重要力量。

  “校园非常漂亮,建设速度很快,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副校长约翰·戴尔参观后赞叹不已。同样,美国工程院院士埃伦·阿鲁达在华工与密西根大学科研教学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称赞广州国际校区的建立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创造了新的“广州速度”——

  2017年3月15日,华工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签署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协议,这是我国首个采取四方共建新模式的大学校区的案例。

  2018年8月16日,从打下第一根管桩起,仅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广州国际校区完成一期首批工程建设并顺利交付使用。

  “这座理念先进、亮点突出的大学校区,多个第一创造了新的‘广州速度’。”该校区设计团队负责人、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倪阳说。

  目前,华工拥有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广州国际校区,“一校三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形成高水平办学新格局。

  百年教泽流芳远,弦歌不辍育栋梁。追溯华工的办学历史,从1918年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创校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大学城校区的建成,使华工迈入综合性大学行列,实现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局面;广州国际校区建成,正在加快布局前沿交叉学科,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致力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根植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华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源头活水,学校有70%的有效转化技术在大湾区落地应用,大湾区也成为了华工学子最大的就业去向地。”华工校长高松说,学校将继续发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构建面向全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势,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大湾区便捷高效流动,助力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锐意改革 世界大学排行榜创历史新高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华工吾校,伟人遗芳……中华振兴,我辈担当。”

  庚子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华工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一时间派出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在国家有难的紧要关头,彰显出华工人的使命担当。

  开拓医学科研领域,建设具有“新工科”特色的医学院,是华工学科专业布局上的创新之举。

  2014年9月,华工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强强联合,共建医学院。该院已经基本形成本硕博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挂牌成立华工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华工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2所医院均入选广东“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且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华工锐意改革,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正在展露新机——

  2019年8月,华工启动教师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结合国情、校情,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具有华工特色的教师“预聘—长聘”制度。

  通过设置“预聘”岗位,采取“非升即走”的聘用模式,形成教师队伍良性流动机制,把更优秀、更具潜力的青年人才留下来。对获得“长聘”岗位的教师,建立适当的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长聘后仍能保持动力、持续发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2019年9月,华工师生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这个服务中心按照“1个线上办事大厅+3个校区线下办事大厅”的布局构建立体服务平台。

  线上办事大厅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已启用91项服务,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办理事项用户突破2万人次。师生们普遍反映:“信息多跑路,我们少跑腿,一站式服务太方便了!”

  人们欣喜地看到,华工在世界权威高校榜单上屡有突破性表现。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华工在亚洲高校中的排名跃升至第64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17位。

  频出实招 科研成果“顶天立地”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以华工为第一完成单位,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工教授陈克复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是首个由广东高校牵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然而,“十年磨一剑”的陈克复得知获奖的消息后,更关心的是这项技术可以推广到全国了。他欣慰地说:“绿色造纸的梦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实现了!”

  华工的科研成果不仅荣登国家最高科学奖台,还频繁地出现在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上,彰显“华工智慧”——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华工精兵强将出战,横向技术合作项目立项超过20个。张肖宁教授团队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完成国内外首个能够满足力学相似的桥梁截断足尺模型;王荣辉教授团队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完成世界上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的理论设计和测控;朱良生教授团队承担港珠澳大桥波浪、潮汐和海流长期观测和特征分析研究专项,为大桥工程研究、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工建筑学院教授何镜堂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合青岛峰会主场馆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都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作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工教授曹镛的“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科研成果,在攻克制备柔性显示屏世界性技术难题上给出了创造性答案……

  华工坚持科研创新“顶天”,最终要到产业实践“立地”——

  改革开放初期,华工一批科研人员利用周末时间主动走出校园,来到企业当工程师,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星期六工程师”因此得名。

  华工是全国最早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高校之一。2003年,学校出台《关于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鼓励科研人员以科研成果入股公司。在此基础上,2015年又制定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2017年学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实现校内对科技成果转化事项“一站式”审批……这些政策配套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华园中走出越来越多“科研CEO”。

  连年来,华工的专利授权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中国专利奖和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更是高居全国高校第一。同时形成了以广州为创新源头、沿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布局的“五院一园”协同创新体系,将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湾区大地上。

  华工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健团队研发的芳纶纸相关技术,作价6684万元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中车集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校方占股25%,按照规定将所持股份的80%奖励给团队。

  “高新技术可以从实验室走向宽阔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提升国家在该技术领域的话语权。”胡健说。

  人才辈出 擦亮“三创”教育金字招牌

  一个学生实践基地,累计申请335项国家专利,孵化8家创业公司,近4年获得77项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这个“威水”的团队,就是华工机器人实验室。

  由实验室组建的“华南虎”战队,蝉联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赛总冠军。2019年9月1日,战队队员禤俊鹏、黄灿彬、庄佳欣还登上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成为无数大中小学学生的青年榜样力量。

  华工崇尚开拓创新精神,重视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文化脉动不止。近年来,华工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陈第、黄冠、王一、陈国强和罗瑞邦等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创新创业,一直是华工强大的传统基因。

  在华工五山校区的东湖湖畔,伫立着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先生的半身雕像。冯秉铨在1956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后,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重建电讯工程系,保留了科研创新的火种。

  早在1999年,华工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又提出培养“研究型的工程师”和“科技型的企业家”。华工输出一批批卓越工科人才,对国家特别是华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上享有“企业家的摇篮”和“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

  从无线电技术专业50177“超级班”走出了“中国彩电三巨头”——TCL董事长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一直影响着我,如今我能够有所成就,也是因为当年在母校奠定的基础。”华南理工大学第一届全球校友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李东生这样说道。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次大赛将主题凝练为“我敢闯、我会创”,通过开展1+6系列活动,即一项主体赛事和六项同期活动,营造多元立体活动氛围,让参赛师生共享创造创新创业创未来的全球盛宴。

  “我们将再次擦亮‘三创’教育金字招牌。”高松表示,华工将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持之以恒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

■对话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以一流成果服务大湾区发展

  近日,华工党委书记章熙春畅谈华工新百年办学发展目标、“双一流”大学建设和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的具体规划。

  问:在华工第十七次党代会召开之际,请您总结一下学校近年的发展成就,谈谈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

  章熙春: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是学校开启新百年办学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第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学校党委积极进取、务实担当,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办学格局深度拓展,办学质量快速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提前完成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问:华工“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成绩显著。站在新的起点上,华工如何加快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章熙春:华工提出以“三步走”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第一步目标,即“全面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然后再奋斗15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未来5年是实现奋斗目标极为重要的基础建设期。我们的目标是: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全面建成,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一流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综合性学科布局更加合理,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大幅跃升,全球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势更加彰显,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服务国家战略、广东需求,一直是华工的特色和优势。未来如何进一步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

  章熙春:未来5年,华工将以一流标准建设广州国际校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集全球创新要素,致力于把校区建设成为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开展深度国际合作、聚焦前沿科学研究、推进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高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时代新人。

  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汇聚更多地方产业创新资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

  总之,我们要以一流的人才、成果和文化服务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为国家强盛、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发展作出一流贡献,为我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数读华工 (数据起止为2013年至今)

  学科发展

  新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总论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总数达到10个,新增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人才培养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一世界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盛会上表现亮眼,共获得5金(包括1个亚军)、14银和3铜的好成绩。

  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数量同比显著提升,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增加近50人。获批2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

  科研总经费超过128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1700项,其中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以首席科学家单位获批“973计划”项目2项。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总经费超13亿元。

  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总数达28个;新增部省级科研平台124个,总数达197个。牵头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获国家科技奖22项,其中2019年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使广东高校实现了零的突破;获部省级特等奖及一等奖55项,广东省突出贡献奖4项。

  哲学社会科学

  获批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23项、重点项目14项。公共政策研究院获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新增省级及以上平台27个。

  服务社会

  累计承担企业委托课题近1万项,合同总经费超过50亿元。授权专利数,转化率居高校前列,近1000件专利通过许可、转让和作价投资实施转化。获中国专利奖总数达24项,含金奖1项、银奖2项。

  国际化办学

  新增海外合作伙伴100余个,与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教学科研合作。新增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14个,新增学生海外交流项目150余个。累计派出师生赴国(境)外交流与合作1.4万人次,外籍专家来校讲授学分课程及合作科研5600人次,培养国际学生约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