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38讲/基于基本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 |
发布时间:2025-05-27 浏览次数:383 |
5月23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38讲在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教授作题为“基于基本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以专家与谈形式展开,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胡国胜教授与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晓丽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加。 报告环节,陈培永教授指明当前基本概念与核心范畴研究厘定的两个重要方向。一是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对经典作家使用的概念与范畴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二是对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新范畴做学理化学术化的精深研究。此过程中陈培永教授深刻分析了党性、人民、价值、阶级、实践等重要概念,强调回答时代问题的学术才是思想。在具体选题与建构框架方法中提出“极简框架、精深思想”的观点,强调以写作者本人为主体、以时代和问题为研究路径,具体遵循“自我追问-议题设定-框架构建-文献对话-观点呈现”的步骤。 与谈环节,吴国林教授立足科技哲学领域,强调科技发展带来诸多概念诠释问题,如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背景下的实践边界,经典层次的实践与量子实践的关联性等,并进一步畅谈量子理论建构的前景。胡国胜教授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紧迫性出发,强调要按照基本方法解读经典文本中的基本概念、核心概念、标志性概念。其间学院的部分师生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提问交流。陈培永教授一一作答,强调要在发展的实践中进行学术研究,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经典要与时代问题相结合,写出时代的文风,反对教条主义的研读。 最后,院长王晓丽教授强调学术报告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全院师生为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并代表全体师生对与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文字:赵 哲 图片:丁治博 一审:方丽丽 二审:彭小兰 三审:王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