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茂名市委党校党建联学暨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实习基地
  发布时间:2025-05-19   浏览次数:2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9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茂名市委党校党建联学暨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茂名市柏桥村举行。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少萍、副院长张冬利,茂名市委党校校长何小春、校委委员李江霞等参加了揭牌仪式,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和2023级本科生共同见证了揭牌仪式。

华南理工大学 “大思政课”教学实习基地揭牌


校地联动启新程 协同育人共担当

在揭牌仪式上,何小春校长介绍了柏桥讲堂建设的初心、阶段性成果与远景规划,并指出茂名市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发展,持续出台政策支持青年干事创业。他诚邀更多青年才俊走进茂名、扎根基层,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张冬利副院长鼓励各位同学将校园小课堂和现实大社会相结合,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要深刻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变迁。学院愿以此次基地共建为契机,与茂名市委党校携手构建富有温度、深度与厚度的协同育人平台,在实践中厚植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第一课走进柏桥讲堂 讲好高质量发展广东故事

 随后,刘少萍书记为学生讲授基地第一堂党课。她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广东考察为切入点,深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广东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立足时代背景,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她勉励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勇担使命。


博览馆中悟发展 实践教学拓视野

在中国荔枝博览馆内,全体师生参观了“荔史”“荔事”“荔知”“荔人”“荔业”“荔韵”“荔梦”七个主题展区,通过1300余件实物展品、300余幅图片以及VR、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系统了解荔枝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产业变迁。大家深刻感受到,荔枝从传统农产品成长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正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真实写照。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 感悟乡村振兴伟力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柏桥村的路线,师生们走进荔枝贡园,实地了解古荔枝树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种植管理模式。大家亲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荔枝是致富果”所蕴含的发展哲理,深入理解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增强了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


实地调研产业发展 拓展校地合作维度

在柏桥村实践馆及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调研组全面了解基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特别是在荔枝广场,师生们考察了“荔枝+旅游”“荔枝+文创”等融合发展模式,切身体验到三产融合发展给乡村带来的活力与希望。此次调研有效拓展了校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今后教学实习与科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样态

本次活动不仅是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茂名市委党校深化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更是“大思政课”理念“落地有声”的一次有力探索。学院将持续发挥理论研究与育人优势,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让更多“华工方案”落地生根,让“柏桥经验”走进课堂,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文 安园园

一审:邓丽娇

二审:张冬利

三审:刘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