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
发布时间:2024-12-02 浏览次数:81 |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1月23日,由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办。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60多人参加会议。 学术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刘少萍同志出席会议。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李石勇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长刘社欣教授先后致辞。会议紧密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展开研讨。 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教授以“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为题,阐释了从教育强国的高度来把握和认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强调注重以思政引领力作为最鲜明的底色,注重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注重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原则要求”为题,重点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二是如何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并从历史回顾上追溯了由德育一体化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教育部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王仕民教授以“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为题,阐述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概念、政策梳理、理论基础,并强调推动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评价一体化、实践一体化、环境一体化,把握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西南大学周琪教授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道”为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互鉴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维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和规律,强调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和叙事方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刘社欣教授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学理思辩”为题,分析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推进的基本问题及难点,强调要注重“教联体”的研究,从“一体化”到“化一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尚旗教授以“打造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为题,从育人共同体维度分析了搭建大中小学教学平台、实施大中小学联合培训机制、建立合作实践团队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措施。中国计量大学邓泽球教授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本质、价值、方法问题。华南理工大学赖怡芳副教授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视域下的具象教学模式探索”为题,从具象教学的教学理念、原则、模式、目标、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六方面展开阐释。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棁老师作了“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的报告,强调要以教育家精神强化青年教师身份的认同,进而积极探索青年教师成长的理论逻辑与科学路径。 最后,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对专家学者围绕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所作的精彩见解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华南理工大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支持与关爱,欢迎各位专家常来指导。
图/林 星 文/卢洪瀑 编辑/方丽丽 一审/方丽丽 二审/刘社欣 三审/张国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