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36讲/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话语逻辑 |
发布时间:2024-11-22 浏览次数:81 |
11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36讲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韩庆祥教授作了题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话语逻辑”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晓丽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及部分校外师生100余人参加学术报告会。 韩庆祥教授指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识经历了由“条条思维”到“芯片思维”的发展历程。只有以“芯片思维”才能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灵魂、精髓和内核及各核心环节间的联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摆脱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失声、失语、失尊”困境,进而走向世界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主体性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牢牢把握其六大核心话语逻辑。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韩庆祥教授从中国实际、魂根结合、文化生命、明体达用、文化使命、文化主体六大方面,明晰了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使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推进的基本规律和根本路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长点;“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和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体基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文化支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之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解构西方中心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伟大意义;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发展新时代中华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责任;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走出西方中心论,确立、巩固、高扬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落脚点。整体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六大话语逻辑,从中国式现代化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生成了新时代文化生命体,构筑起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成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进而走出了西方中心论,确立、巩固、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王晓丽教授代表与会师生对韩庆祥教授表示衷心感谢,激励师生们提升理论水平,激活创新能力,接好中华文化发展的接力棒,在走出西方中心论、建设文化强国、巩固和高扬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韩庆祥教授的讲座有思想、有高度、有内容。师生共同认为,韩庆祥教授的讲座视野开阔,在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代、整体与局部的开承启合中讲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与逻辑、来源与使命;韩庆祥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中共党史的发展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中、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阐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韩庆祥教授的讲座激人奋进,以问题为导向说明当代学者解决“卡嗓子”问题、破解西方中心论、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担当。 图/林夕 文/胡嘉玥 编辑/方丽丽 一审/方丽丽 二审/王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