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支部活动】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党支部率先进入台山市基层开展宣讲活动,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
发布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305 |
3月28日,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党支部教师党员一行来到台山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结对共建理论宣讲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实地调研”双向互动形式,开创了基层理论宣讲新模式,坚持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有效推进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活动一:台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报告会
3月28日上午10时,台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报告会在台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我院亢升教授参会并作了题为《践行新质生产力理论,引领台山经济发展》的专题宣讲。报告在解读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其具体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台山市现实情况,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当地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为台山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亢升教授的报告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有助于台山基层干部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和深刻内涵,因地制宜地推动台山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
活动二:深入实践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台山市委宣传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各镇(街)“百千万工程”分管领导及市直单位团干部共100多人汇聚一堂,我院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副书记李旭辉同志和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挂职)张冬利同志为在场干部做理论宣讲。 李旭辉同志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题,生动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引导大家坚定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张冬利同志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为题,从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策略几个维度解读“百千万工程”,对台山市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好“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同志表示,这次借力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过硬的政治素养、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理论宣讲形式,用大家听得进、听得懂的方式,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宣讲。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副书记李旭辉授课 活动三:初心大讲堂为市民群众送上“精神食粮”
在都斛镇初心大讲堂,我院女青年教师安园园博士围绕《“双碳”背景下,绿色乡村建设与低碳农业发展》主题展开宣讲,就如何发展低碳农业,建设绿美乡村等问题,紧扣农业系统的固碳减排潜力,系统阐述了农业农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安园园博士的宣讲兼顾理论高度与现实思考,为都斛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绿色乡村建设、准确把握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党支部青年教师安园园授课 都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骨干志愿者谭耀安表示,安博士的宣讲将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结合,较为全面地剖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要义,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 当日下午,我院“概论”课程党支部教师党员一行还在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走访调研了华侨博物馆、李凌生平事迹展厅,深入了解了台山市的历史文化和实践中心的建设情况,为未来的合作和共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与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建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发挥重点高校马院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优势,通过场景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让思想传播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台山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