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24讲|中国式现代化史的哲学思考 |
发布时间:2023-10-27 浏览次数:221 |
10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24讲在华南理工大学5号楼102A室成功举办。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列宁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何萍应邀出席并作“中国式现代化史的哲学思考”主题报告。本次讲座由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国林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何萍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目前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应该站在起源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挖掘其本质,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历史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何萍教授主张从三大阶段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及其对世界历史的作用,具体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源: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起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启”“中国市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造”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她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绝不是西方现代化的普遍性,而是在参与世界历史创造过程中的普遍性,是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的具体化,同时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考察中国现代化的普遍性,进而用中国式现代化来解决世界问题,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最后,吴国林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何萍教授的报告逻辑严密、案例生动,重视方法论和哲学层面的研究,从“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寻找现代化的普遍本质,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现代化。何教授的报告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既有思想深刻性,又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报告,拓展了师生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思路。
(文/闻鑫静 图/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