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创新大讲堂】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159

1013日下午,本科教学创新大讲堂第110期在5号楼马克思主义学院102A会议室举行,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柳礼泉教授以“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为题做了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学分中心主任、副院长张国启教授主持报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的老师代表以及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白云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三个小时的分享中,柳礼泉教授毫无保留地向大家分享了他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柳礼泉教授从“立业与强基”“相济与互促”“相克与相生”“相融与相长”四个方面展开讲解,诠释了他四十多年做“经师”与“人师”统一者的宝贵经验,为年轻教师解开了“研”与“教”两张皮的困惑,从政治高度、学理深度和师生相处温度等维度展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打通从“职业”到“事业”的“任督二脉”,如何强化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如何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柳礼泉教授认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对提升育人能力、实现育人效果意义重大,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研教一体,在教学和科研中锤炼自己的理论素养,且保持常学常新。柳礼泉教授以切身经历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鼓励青年教师要努力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积极崇德向善,不断求真问道,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做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


副院长张国启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柳礼泉教授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不仅解答了当前一些青年教师的疑惑,也促进青年教师积极反思,促进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把握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界限,从而为完成立德树人任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柳礼泉教授和在场教师展开了积极的互动,详细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此次的讲座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场老师纷纷表示柳教授不仅学术成果丰硕,而且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结合实际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认真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努力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人民教师。

 

图:吴颖君

文:朱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