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少萍在国际校区C1-b114报告厅为全体2023级硕士新生讲授了题为“深入了解国情、省情、校情、院情,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的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刘少萍副书记通过解析报告文本,回望校、院办学历史,联系地方实践特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切入,为新生们讲授了一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思政第一课。刘少萍副书记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引领展开国情教育,讲授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指出我们研究问题和谋划工作要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特点,以国家发展的现实国情为理论依据。她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为本,从“八项成就、五条经验、四个依靠”等方面解读了广东省过去五年的成就经验。在校情介绍环节,刘少萍副书记以形象生动的视频、图片、讲解等形式,娓娓道来华工建校以来的发展历史,并在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发展的沿革后,展示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获得的飞跃进步,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新生。最后,刘少萍副书记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第四次广东之行为例,指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走在前列,并号召广大学子要在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真谛中脚踏广东大地,紧密结合实际,用青年奋斗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青年强,则国强。刘少萍副书记在授课结束后寄语全体新生,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青年学生要做到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以胸怀“国之大者”的理想状态去拼搏青春的绚丽之花。
(图/孙珂 文/吴颖君)